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产业名片】
岳阳市云溪区炼化催化材料产业集群以炼油和化工催化材料产业为核心,形成了涵盖催化剂原料研发、生产、回收利用的特色产业链,以及由催化剂辐射带动的化工基础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化学制品应用等产业集聚,拥有国内最大的环氧树脂、己内酰胺和商品环己酮生产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的防水材料生产基地等,2023年集群实现产值199亿元。
石油炼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催化剂的进步。小小催化剂,被业内誉为石化产业“芯片”。在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岳阳,催化剂生产龙头企业——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扎根于此55年,如今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催化剂生产基地,由此辐射带动,锂系聚合物合成材料、己内酰胺、有机氯及环氧树脂、环氧丙烷四大特色产业聚木成林,不断裂变出更多“高大上”的产品。
崛起亚洲规模最大的催化剂生产基地
1月3日,记者来到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对环氧丙烷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
环氧丙烷作为一种化学原料被广泛用于多个行业。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的催化剂,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以活性高等优点,使环氧丙烷生产工艺减排98.3%的废水、99.9%的废渣,一改传统的高污染落后工艺,实现更加清洁高效生产,被下游企业广泛采用。
“目前,环氧丙烷催化剂在国际上处于技术领先水平。”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技术发展部主任师汪莹介绍,依靠技术创新,公司生产的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乙酸环己酯加氢催化剂已应用于湖南石化年产20万吨环己酮新工艺装置。
这是一家扎根岳阳的老牌国企,55年来专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打破行业垄断,推动催化剂国产化、高端化发展。被誉为“催化剂之父”的闵恩泽院士,曾在1976年来到长岭亲自主持“加氢催化剂大会战”,为中国催化剂发展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产品涵盖了炼油、化工、环保催化剂以及特种催化材料等200多个品种,覆盖国内90%以上的炼油企业,成为亚洲最大的催化剂生产基地。
据介绍,2024年该公司生产催化剂7万多吨,助力己内酰胺、环氧丙烷等园区优势产业链向下延伸。
攻克己内酯“卡脖子”技术,纯度世界领先
一瓶看似极为普通的透明液体,有多大的超能力?化妆粉扑、环保涂料、医疗康复板、汽车车衣膜等,都有它的身影。
在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展厅,记者看到,一种名为己内酯单体的透明液体可以裂变出成百上千种原材料,这些原材料不仅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还能“上天”“入海”,成就大国重器。
己内酯单体拥有许多优异的化学性能,如较强的柔韧性、抗冲击性、耐水解性能等,但这一度是国内化工领域的“无人区”。
虽然这种材料需求量并不大,却严重制约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重大装备与工程用特种材料等行业的高端化发展。
“己内酯的上游产品为环己酮,我们在环己酮领域有技术优势,何不大胆往下走一步?”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函宇介绍,2016年,湖南聚仁开始向己内酯国产化发起技术攻关。
两年时间,科研团队摸着石头过河,终于攻克了己内酯单体及衍生物合成等系列难题,湖南聚仁一跃成为国内唯一实现己内酯及其衍生物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尽管完成了从0到1的精彩逆袭,但湖南聚仁的己内酯单体纯度为99.8%,而国际领先水平为99.9%。为了追赶0.1%的差距,湖南聚仁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投入,一举实现赶超,产品纯度达到99.95%;再通过技术创新,2025年产品纯度可达到99.99%。
如今,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形成己内酯单体、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己内酯改性材料四维产品矩阵,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驰骋新领域,不断擦亮创新底色
一家占地不大的企业,研发楼却不小,结构设计、合成、测试分析、应用等实验室应有尽有。记者走进岳阳凯门水性助剂有限公司,只见研发人员正在实验室测试新型试助剂的性能。
“助剂业内称之为‘工业味精’,用量极小,作用很大。”岳阳凯门水性助剂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卓耀文介绍,以应用在高铁车辆面漆上的涂料为例,助剂比例仅占约0.5%,但却是涂料耐腐蚀、美观的关键。
记者在展示厅看到,凯门助剂的客户不乏关西涂料、PPG等国际大牌。卓耀文介绍,跟随头部企业需求搞研发,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涂料、集装箱涂料、工业涂料等领域。特别是拥抱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赛道,目前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
“目前高端水性涂料助剂市场由国外垄断。”卓耀文说,针对高性能助剂“受制于人”的局面,正利用创新平台,紧密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突破绿色多功能水性涂料用表面活性剂合成关键技术,实现国产替代。
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集群现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34个,近3年支持参与制定标准26项,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519个,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不断擦亮创新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