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挖农业无人机应用潜力 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刘世泽 杨亦民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装备智能化升级,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农业无人机作为智慧农业的重要技术载体,可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比如实现对山地丘陵等难以耕作区域的精准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开辟特色农产品“空中快递”物流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运用无人机航拍直播,拓展农产品营销新渠道。从现代农业产业链视角看,当前我省农业无人机应用不足,存在失衡现象:已初步构建“北斗+无人机”数字农业平台,推进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但全省农用无人机保有量与江苏、浙江等省份还有一定差距,且设备利用率较低;全省农用无人机持证“飞手”不足3000人,“飞手”培训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我省山地丘陵地形占比超过70%,无人机起降场地、快速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且尚未出台专门的管理办法;农业无人机应用与农村电商、农产品营销等融合不够,无人机航拍、直播带货等农业新兴数字化营销手段使用不足。鉴于此,应深入挖掘农业无人机应用潜力、充分发挥其优势,统筹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助力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以农业无人机研制应用创新推进农业生产创新。在技术研发方面,重点突破三大核心技术:一是开发基于视觉导航和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复杂地形下精准悬停;二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智能变量喷洒系统,配备自动流量调节装置,确保喷洒均匀度达95%以上;三是采用碳纤维等新型复合材料优化农业无人机机体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将整机重量降低15%-20%,大幅提升续航时间。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培训基地,开设农业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系统培养既懂农业也懂航空的复合型人才;依托现有农机合作社及“师徒制”培养模式,大力培育本土专业“飞手”;强化政策激励,为新入行“飞手”提供培训支持,同时对作业量达到标准的合作社给予运营补贴。在此基础上,可采取“平台+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农业无人机运营创新:平台负责统一调度和标准制定,合作社承接具体作业任务并提供技术支持,农户通过手机端提交作业需求并参与效果评价。与此同时,完善农业无人机作业质量评价体系,从喷洒均匀度、药液利用率、防治效果等方面制定具体考核标准。

  构建农业无人机智慧物流产业体系。在设备层面,重点发展载重15公斤-20公斤、航程50公里以上的中型物流无人机,配备恒温货舱和智能避障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借鉴浙江桐庐县开通7条乡村物流航线的成功经验,按照“一点多线”模式布局无人机枢纽站,在特色农产品主产区规划建设直径不小于15米的标准化起降场地,配套建设智能充电站,实现快充功能,同时建立统一的空域管理系统,划定低空航线走廊,确保飞行安全;在运营模式上,可通过与京东、顺丰等物流企业合作,开发“生鲜直达”服务,配套建立“农户-合作社-物流平台”协同机制,推行“预约采摘+定点配送”模式。比如,对接汉寿甲鱼、临武鸭等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当日采捕、当日送达”的快速配送服务,将运输时间从传统的24小时缩短至几小时以内,并配备专业冷链设备,做到全程温度可追溯,确保产品品质。利用无人机规模化运营“生鲜直达”模式,需要建立专门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无人机运力资源,提高线路利用率,该模式有助于实现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高效配送,可大幅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升农产品溢价,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无人机数字营销产业。依托无人机定期航拍巡检,打造特色农产品数字展示平台,全景记录农产品全周期生长过程;开发“云端认养”互动模式,消费者可通过数字平台认养自己心仪的农产品,沉浸式体验其生产过程,实现“云端养护、线下收获”,打通产销对接的“数字桥梁”;借助无人机作业及数字技术,构建农产品品牌溯源体系,提升品牌价值。比如通过无人机航拍、虚拟现实(VR)等技术,全方位展现我省知名特色农产品的生长生产环境和品质特色,并建立涵盖种植管理和质量检测等环节的数字化档案,将其上传至溯源小程序,实现“一码溯源”,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消费者的信任度。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技术赋能碳密集型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机制研究”(24SGB008)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