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近日来, 贵州榕江“村超”拉开“百村大战”序幕、位于中老边境的云南西双版纳州24支业余球队“踢”出国际范、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草原“村排”持续升温……农民唱主角,“村BA”“村超”“村排”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火出圈”,这些乡村特有文化正在创新创造中焕发出无穷魅力。
以运动为媒、让文化搭台、用经贸唱戏,持续火爆的“村超”,让“成立一支球队,凝聚一个村子,踏上一条新路”成为生动鲜活的现实。作为一个乡村文化IP,“村超”不仅助推了全民健身热潮,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发展,让村民的“脑袋”和“口袋”都更加丰盈。
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村民们的精神文化诉求与日俱增,“村超”“村BA”“村排”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为此提供了平台载体。“村超”球队队员都是名副其实的“草根”,从赛事组织到具体实施,从节目表演到赛场秩序维护,“村超”充分激发了村民们的参与热情。正是因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老百姓,所以“村超”拥有强大社会基础。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村字头”文体活动作用不容小觑。只要找到正确“打开”方式,它们就可以更好地与时代同频共振。群众性文体活动也可以成为公众注意力的焦点,也可以将“流量”转化为难能可贵的发展契机。
“村村有球队、月月有球赛、人人是球迷”,大大小小的比赛犹如一根根与社会联结的纽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爱,提振村民们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村字头”文体活动不仅有助于民众“强身健体”,也有助于大家从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民物质层面的“钱袋子”更鼓,也要让他们在精神层面更有尊严、更有精气神。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村字头”文体活动犹如一面镜子,不仅把乡亲们努力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呈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更多乡村风土人情被看见、被发掘,让乡村文化价值得以被重新认识和激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