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谌涵 文彦波 郭畅达
深冬时节,走进安化县清塘铺镇苏溪村,只见远处青山如黛、山岚缭绕,近处小溪潺潺、竹林摇曳,自成一派山水田园的好风光。
近年来,安化县清塘铺镇苏溪村走出了11位博士、28位硕士、136位学士。在湖南城市学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苏溪村获批“湖南省诗词之村”、安化县首批“博士村”。
湖南城市学院以乡村规划为“巨笔”,发挥专业特色,用好人才优势,围绕“科技”“产业”“文化”等方面,为安化乡村描画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美丽画卷。
科技赋能,规划创新之路
黑茶金花酒、金花沐浴露、金花护发素、金花面膜……在湖南城市学院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团队开发出黑茶精深加工产品,推动茶文化与茶科技相融合,让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湖南城市学院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技术创新策源地作用,以科技赋能为着力点,为安化县打造了一支科技服务团,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学校以科技专家服务团为平台,全力推进科技助农。对安化县23个乡镇,200多个乡村、企业的生产状况、技术创新、产品销售、技术瓶颈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全面掌握合作社基地建设技术需求及困难、当地技术人员培养等情况,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商讨“一企一策”“一村一策”的解决方案。服务团成立林业、水产、茶叶等10个专业小组,采取“抱团”与“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分片、分小组、分行业在各乡镇开展服务工作,通过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等形式,把各种栽培、种植、培育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户,为安化黑茶、库区小水果、油茶等特色产业提供科技助力。
针对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团队创新性提出建立湖南安化科技服务云平台,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从答疑解惑、科普宣传、市场供销等方面着手,解决了科技服务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的症结。
近年来,湖南城市学院科技服务团活跃在安化县5000平方公里的田间地头,为数万农民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好评。该团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科技专家服务团”,也是全省唯一一支连续三年获此殊荣的科技专家服务团。
“服务团集全校科研力量,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统筹抓好了科技助农、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等三件大事。”科技服务团核心成员、湖南城市学院教师谢疆说。
产业振兴,规划发展篇章
“道地茶、云雾茶,采茶美女浣溪沙。高马二溪甘露水,甜系四海百姓家……”在安化县高马二溪村,层峦叠嶂,溪涧纵横,宾客如云,人气爆棚,游客们品香茶,走古道,欣赏“天下黑茶第一村”的靓丽姿容。
高马二溪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全村465户村民中124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直到2018年才甩掉“穷帽子”。湖南城市学院驻村工作队来到后,开启了重振“天下黑茶第一村”的新篇章。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道路不畅,茶叶运不出去,企业进不来。”该校离退休处处长罗延富回忆道。当时,罗延富曾任驻高马二溪村工作队队长,他多方筹措资金约500万元,完成村主干道扩改、硬化,村内交通网形成回环,5个出村口被打通。
为了打响高马二溪茶的公共品牌,罗延富等人利用学校的产学研用优势,为村里黑茶产业发展“穿针引线”。在高马二溪村建立湖南城市学院黑茶研究基地,利用产学研用结合优势,精准对接高马二溪村黑茶产业需求,为茶农提供培植与加工培训,确立生产标准,为黑茶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工作队还建立了多个产业车间,成功说服市级龙头企业高甲溪茶叶有限公司把在安化东坪镇的茶叶加工厂整体搬迁进村,实现了就近加工、就近建厂的原则,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如今,高马二溪村茶农不愁茶叶没销路,也不愁茶叶卖不起价。“一亩茶园基本脱贫,两亩茶园稳定脱贫。”村民谌海国自家有30多亩茶园,还给茶企打理茶园,每月工资3700元,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文化引领,规划和美蓝图
湖南城市学院汤放华教授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安化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研究,其成果“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村庄规划实证研究”荣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十大优秀案例”,还得到了4位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在安化县清塘铺镇苏溪村,湖南城市学院驻村工作队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崇学向善,耕读传家’是我们苏溪村代代相传的文化理念。”走进挂着“博士之家”牌子的家庭,家里的老人李梦娥满脸自豪地说。
文艺晚会、春联义写、广场电影、广场舞……湖南城市学院驻村工作定期在村里开展文化活动,修建苏溪文化广场、篮球场、口袋广场等文化设施,将村部办公楼公共区域改造成拥有近4000册藏书的苏溪村农家书屋,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湖南城市学院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文弢介绍,村里通过召开屋场会、查询历史档案、走访高寿老人等方式,全方位挖掘苏溪故事,梳理编写近3万字的《苏溪志》,提炼出“好学”“尚学”“善学”的文化传统和“崇学向善,耕读传家”的民俗文化精神,将之融入村庄建设和村民生活。
驻村工作队还指导苏溪村村民注册了“美苏溪”商标,将文化和产业完美结合。该品牌以苏溪村的特色农副产品为载体,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如村里历史悠久的白果树、古石桥,以及深厚的耕读文化等融入产品设计和包装之中。
“如今的苏溪村,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热土。”苏溪村党总支书记邹文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