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向阳烟雾起,炉火映瓶间。
湘江东岸,有一片被千年窑火温暖的土地——铜官古镇。这里曾是唐代长沙窑的辉煌之地,全国五大陶都之一。
如今,这里虽已略显冷清,但仍有一些陶瓷艺人,在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续写着铜官窑的新篇章。
其中,就有年轻的刘嘉豪,他出生于陶艺世家,是“泥人刘”第四代传人,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
泥堆里的童年,种下陶艺梦
湿润的泥土,旋转的陶轮,还有窑炉里熊熊燃烧的火焰……这些构成了刘嘉豪儿时记忆中最温暖的底色。
“小时候的我,常常追着拖运陶瓷坯体的马车,蹦蹦跳跳去上学。”刘嘉豪笑着回忆道,彼时的铜官古镇,坐落着8个国营大陶瓷厂,家家户户以制瓷为生。
家里那些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不仅是他儿时的玩具,更是他心中对陶艺最初的认识和向往。每当沉浸在那一方陶土天地间创作时,他总能得到最温柔的抚慰与治愈。
随着时代发展、工艺技术进步,制瓷厂现多以燃气或用电加热窑炉,极少使用原始的柴火烧制。塑好的泥坯入窑烧制,开窑前,釉料成色无人能料;开窑后,若坯体形状或釉色发生变化,即为“窑变”。
“柴烧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韵味,那是电烧和气烧无法比拟的。”在潜心钻研过程中,刘嘉豪被原始柴窑烧制法的独特魅力所折服——不同的木柴,搭配上匠人的巧手与技法,竟能让陶瓷作品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那份“天然去雕饰”的质朴韵味,令他着迷不已。
一个念头在刘嘉豪心中悄然萌芽:何不将铜官窑瓷器的精髓与柴烧技艺巧妙融合?然而,遗憾的是,古籍之中对于柴烧技艺的记载,只是零星半点,难以窥其全貌。
2014年,正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读大二的他,满腔热忱踏上寻觅之旅,走访国内那些仍坚守柴烧传统的窑口,向那些技艺高超的老窑工请教那些口口相传的土方子。
恰逢望城大力推行《陶瓷产业复兴三年行动计划》,学校也为心怀创业梦的学子们打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针对优秀校内创业项目,学校不仅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甚至还给予学分奖励。
多重利好推动下,刘嘉豪与3名志同道合的同学携手创立了“叙陶阁”校园陶艺工作室,迈出了创业之路的第一步。
2015年,刘嘉豪注册了“铜官柴烧”的商标,并自建了湖南首个现代无烟柴窑。他不仅在传承中创新,将柴烧技法巧妙融入铜官窑的烧制过程中,推动铜官窑从烧制日用陶瓷器具,到生产工艺美术品,逐渐迈向高端消费市场。
匠心独运,窑火新生
大学毕业后,刘嘉豪发现,在90后的同龄人中,选择投身陶瓷行业的已是凤毛麟角。“如果真的选择将制瓷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那么未来的路,究竟会通向何方?”
每当他漫步于博物馆,看到家乡铜官窑出产的唐代陶瓷静静陈列,那份源自心底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随着自己的柴烧陶艺作品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他开始考虑如何将这份热爱与事业推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开启一段全新的“二次创业”旅程。
“铜官窑陶瓷在唐代盛极一时,那时的彩瓷上不仅绘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东方浪漫,也融入了‘胡人乐舞’的异域风情。”刘嘉豪说,当时的长沙是一个开放包容、文化交融的繁华之地,铜官窑的火焰穿越千年,至今仍炽热不息,作为青年,应该做点事。
与博物馆、企业及新兴消费品牌合作,推出一系列酒具、茶具、冰箱贴、扩香器等创意伴手礼和工艺文创产品……秉承守正创新理念,刘嘉豪正积极探索陶瓷在现代生活中的全新应用场景与文化语境,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喜爱铜官窑的陶艺文化。
他还倾心打造陶艺培训班,无偿向当地青年与村民传授技艺;创建陶艺工作室,吸引四方游客前来感受陶艺创作的魅力;更与电商平台强强联合,让铜官窑的陶艺作品跨越地域限制,远销至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在刘嘉豪不懈推动下,铜官古镇的陶艺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他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作品,通过直播与观众互动。直播间里总是热闹非凡,聚集着众多对陶艺充满热情的观众。他们被刘嘉豪的诚挚与才华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陶艺、传承文化。
目前,刘嘉豪正悉心研究铜官窑陶瓷的釉色特点,将其与湖湘历史文化故事结合,推出兼具青春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工艺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窑火越烧越旺、生生不息。”刘嘉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