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茶园青翠欲滴,一个个订单远销海内外……初冬时节,在桑植县,虽已降温,但“桑植白茶”热度不减,一个个茶企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还在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11月16日,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举行,脱贫地区政府代表、企业、采购商等齐聚一堂,共谋脱贫地区农产品发展大计,助力“好货出山”。副县长何玮携手白茶推荐官现场推介桑植白茶,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广泛赞誉。
一段历史,一场700余年的“风花雪月”
桑植白茶从何而来?
1252年,蒙古大汗统一大理国,组建一支以白族子弟为主的寸白军,随蒙军东征南宋。寸白军将白茶饼随身携带,途遇水土不服,或为寒凉暑热瘴气所侵,皆以白茶煮饮疗治,无不有效。
寸白军遣散后西迁返乡,少数部众“溯长江,渡洞庭,温津澧,落慈邑”,来到桑植,乐其风土,解甲归田,在此繁衍生息。
为免受山林瘴气,寒暑交替之扰,白族先辈便在住地广种茶树,守其古训,遵其古法,制成白茶自饮或是招待客人。
这便是桑植白茶的由来。经过700余年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一代代白族儿女,继承并发扬白茶技艺,让桑植白茶闻名国内外。
如今,桑植白族儿女,作为漂泊异乡的白族分支,将思乡情寄于这一片绿叶,将桑植白茶按照“风花雪月”制定分级新标准。
同时,在制作工艺上,桑植白茶继承了传统的晾制工艺,融入“晒青、晾青、摇青、提香、压制”工艺,创新优化“养叶、走水、增香”工艺参数,不经过杀青、揉捻工序。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茶叶氧化,且毫香显现,汤味鲜爽,不仅耐储存,还有保健养寿作用。
桑植白茶在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全县现有茶园面积7.95万亩,茶产业从业人员9.45万人,现有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规模以上企业13家,拥有“超白”“西莲云雾”“洪家关”“帅湘红”等20多个桑植白茶子品牌。
一片绿叶,一方百姓的“财富密码”
“地是刮金板,山是万宝山,树是摇钱树……”正如,这首桑植民歌《桑植是好地方》一样,桑植白茶就如“摇钱树”一样,成为了这一方百姓的“财富密码”。
在桑植县人潮溪镇西莲村,村里有3000余亩生态茶园,是远近闻名的茶叶村。如今,该村走出了一条“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绿色发展之路,带动周边3个乡镇1000多户增收。
村民向绪英,近年来就是依靠桑植白茶这棵“摇钱树”,日子越过越红火。她说:“春忙时,我每天到茶园采茶就可挣到200元工资。去年,我还参与茶园培管,收入突破了3万元。”
在洪家关白族乡枫坪村,张家界万宝山茶叶有限公司,有茶园基地1800多亩,与260多户农户签约基地,间接带动周边地区428户农户从事有机茶种植及相关产业。
如今,枫坪村通过与桑植白茶的良好“化学反应”,如今村里发生了“质变”——外出务工的乡民回来了,闻“香”而来的游客留住了,“留守村”重现活力。
在桑植,像这样的种茶基地还有很多。该县已形成以八大公山大宗茶叶产业园、人潮溪名优茶叶产业带和洪家关休闲茶园片为核心的“一园一带一片”产业发展格局。
据了解,该县有茶叶合作社134个,茶叶加工企业46家,其中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500万元以上的有6家。去年,桑植通过以订促销、以销促产、以产增收,大力发展电商,不仅茶农从产业里获益,桑植白茶产业还能反哺于各产业群体。
一个品牌,一个亿元产业的诞生
11月19日,笔者走进湖南湘丰桑植白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对茶叶进行色选、压制、烘干,赶制订单。公司总经理黄骁介绍,自从有了“桑植白茶”这块金字招牌,消费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
以前,桑植茶叶并没有统一的标识品牌。近年来,桑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鼓励农户大力种植和改良茶叶品种,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茶。
2017年,桑植县引进湖南省茶叶龙头企业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领衔进行“桑植白茶”产业研发、销售渠道开拓和品牌推广。2019年开始,“桑植白茶”成功获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认证。
自此,桑植白茶迎来质的飞跃,白茶全产业链都得到快速发展。桑植白茶先后荣获“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大创新产品”“袁隆平特别奖”“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产品金奖”、湖南省2020年首批“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和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等荣誉称号,成为湖南“五彩湘茶”标志性品牌和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五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之一。
“今年,桑植白茶喜获丰收,茶叶产量高达5800吨,产值达7.32亿元。”桑植县委书记曹飞脸上笑意不断道:“是‘桑植白茶’的品牌,长出了亿元产业。”(田 锐 彭 勇)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湖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