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雪怡
搬离城市,家住在距市区50公里的山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郁竹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危禄绵,已与家门外的竹林相伴多年。“竹子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如君子,而我也一样,一辈子都在传承这项非遗,坚守如初。”
12月5日,危禄绵带着“竹器之城”益阳的成捆麻竹和大雪节气前夕的寒风,走进湖南师范大学“非遗旅游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培训班”,向全省各地各级非遗传承人及创新设计人员授课,分享他与竹的故事。
“小郁竹艺,全国独有”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培训班课堂。直径5厘米以内的麻竹、酒精灯、花剪、车节刨等原料、工具,摆满了教室的讲桌。
“这是《龙飞凤舞》毛笔架。加热使竹子弯曲,拟态成飞翔的龙,再将底座上的竹子‘郁’出造型,和‘竹丫花制作装饰’工艺组合,凤也成型了。”危禄绵现场演示该作品的制作过程,期间不断以打竹销的方式连接固定,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竹工艺和拼、嵌、榫合等古人的智慧。
据危禄绵介绍,我国大致分为竹编、竹雕等竹艺,而小郁竹艺,即用火“郁”型的工艺,为全国独有。尤其是“竹丫花制作装饰”,“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小郁竹艺!”其中,“郁”是益阳方言,意思是把竹子在火上加热,使之弯曲。
历经选料、下料、郁架成型、上面、装饰等步骤,完成一件小郁竹艺作品需要30余道工序。“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个人在做,纯手工,投入的时间成本很大。”危禄绵告诉记者,尽管常常忘记了时间,却仍乐在其中。
“我在等待下一个和我一样的人”
小郁竹艺在千年发展历史中,以其工艺独特、造型精巧等特点出现在家具、工艺品、灯具、现代装饰等行业中,实用性极强。近年来,小郁竹艺也逐渐与旅游、文创、研学等方面相结合,努力寻求传承复兴之道。
不过,由于生产成本高、市场相对小众、机器替代率低等因素,小郁竹艺的创新发展道路有些曲折。
纵观小郁竹艺各环节,“采集竹料、火郁、调直等工序,都是力气活。对火候的把握、是否可以施力、施以多大的力量,都需要靠手艺人的感觉。”这种“感觉”如何培养?危禄绵表示,长年累月的练习就是唯一答案。
如此,危禄绵在年轻时便辞了工作,专心和竹打交道,也曾受到家人的不理解甚至反对。他向家人商量:就试3年,不行再转行。一转眼,30余年后,他依然在坚守,送艺进展会、进校园,尝试着将这份事业传承下去,从未想过放弃。
“我会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也一直在等待下一个和我一样的人。”谈及未来,危禄绵虽有担忧,但坚信一定会有同道中人,如他这般将一生的命运“押”在小郁竹艺上。不攀世俗富贵,只闻竹间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