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为人先,培植科技创新沃土
——“抓住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牛鼻子’”观察之二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11月29日,宁乡市为法恩莱特全球固态电解质研发中心、中科星城石墨固态电池材料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两个中心的成立将推动该市电池储能产业进一步走向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

  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这只是宁乡市致力于创新发展的一个亮点。近年来,宁乡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拔节生长,成为该市经济发展抢眼的亮点,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甚至站在了全国乃至世界产业链的前端。这般景象并非无缘无故。该市一以贯之的“向新趋高”成就了一片高新产业和科研人才的乐土。就在11月27日,在第40次“市长企业接待日——科创专场”上,宁乡市市长黄滔和各职能部门针对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现场一一答复、限时交办。

  科技创新的土壤,既包括硬件设施的建设,更离不开软件环境的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硬件投入容易,软件优化更难。说软件难,难在真正实现责权利分配合理公平,难在行政服务剑及履及,难在配套政策如影相随,难在科创人员舒心顺心……而因为旧有体制机制的惯性和落后成规的约束,一些好项目的落地步履维艰,有些是前期工作顺风顺水,主干工程如期进行,但是到了后期或者细节遇上了麻烦。如果没有敢为人先的闯劲,不打破条条框框,就难以在环境上实现根本改变。

  客观而言,这样的场景并非个别:在高校,一方面政策鼓励高校教职员工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考核的指挥棒仍然主要围绕“排名”和“双一流”,老师们精力有限,往往会无所适从。不少科研人员也反映,财务部门要求科研经费按“三公”经费管理,花钱要按照规定进度,凡报账必须有发票。但是搞农业、中医药、林业的科研人员需要到野外作业,除了要临时雇用农民工、向导等劳务人员,向农民购买蔬菜、中草药等样品,还会经常借住农民家,而这些往往都没有发票。再说回到宁乡市,其科创产业繁荣景象的背后,确实有一些前卫而大胆的做法。例如“股东式服务”“策划式招商”,考虑到了科创企业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提出的合理要求,政府部门不遗余力限时解决。

  放眼全省,近年来,我省在科技创新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科研人员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例如,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减少了审批环节,增强了科研人员经费使用的自主性。这些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长远来看,全面激活科技创新活力,必须坚定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高科技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