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慧文 易禹琳
11月24日,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你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劫波历尽,一片冰心。你一开口,宛如飞天展袖,古今悲喜,荡气回肠。 七十年滋兰树蕙,融贯中西;集驼庵之诗话而别开生面,启桃李之芳园而香远益清;‘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你是擎灯使者,迦陵妙音。”
2014年9月29日晚,在湘江之畔,岳麓山下,“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在湖南大学举行,叶嘉莹先生荣获“国学传播奖之年度海外影响力大奖”,这是给她的颁奖词。
“我坚信,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而中华文化的长流也一定能够绵延不绝,沾泽未来的世世代代……”
这是时年90岁的她亲笔写就的获奖感言。为推动中华诗词薪火相传,从大陆到台湾,从亚洲到美洲,叶嘉莹从未停止奔波。上世纪80年代,她曾到过湘潭大学讲学,游历过岳麓山、岳麓书院、张家界等地。
讲学湘大,畅游张家界
1987年,湘潭大学为了开拓中文系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请当时任教于南开大学的叶嘉莹来讲学,但当时叶嘉莹因时间与身体原因暂时无法成行,故写信请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彭靖代为致歉。第二年初夏,湘潭大学特地派了一位青年教师专程前往天津,接叶嘉莹到湘潭。
今年89岁高龄的古典诗词研究专家、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庆云记得,叶嘉莹为研究生讲授唐诗、宋代诗词、清代诗词,还为全校师生作了一次唐宋诗词的学术报告。当时教室坐满了人,不少外校外单位的人都慕名来听。“我还记得她讲了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她引入了西方的文艺理论和诗论,令人耳目一新,很有特色。”
“我们为她准备了讲课费,她不肯要。于是我们决定请她去张家界游览一番。”刘庆云说。
这次游览,由彭靖及研究生方大丰、袁方等陪同。当时的张家界作为旅游胜地开发不久,还没有缆车,景点主要是黄石寨、金鞭溪。“当时叶嘉莹先生已经60多岁了,但她腿脚灵便,爬山很快。彭靖先生身体不太好,跟不上她。”方大丰回忆,当时交通不便,张家界游客也不多,两位先生一边感叹着祖国山水的壮丽,一边就在自然中谈诗论词,吟诵诗歌的声音在山间回荡。“简单的三五句诗词,两人就要讲很久,互相吟诵。”旁征博引,相互启发,方大丰对叶嘉莹对诗歌意境的解读印象深刻:“她的领悟力不一般。”
当时,他们住在黄石寨的一家宾馆,门前溪水潺潺,遍生兰草,引发了叶嘉莹的幽思。方大丰说,叶嘉莹眼界开阔,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国之兴亡与文化兴旺的关系等问题也颇有关注。
“驱车三百里,回首万重山……”彭靖的外孙女王璇目前在长沙学院任教。她翻开外祖父的诗集,找到了《偕叶嘉莹女史自长沙往游张家界》等诗。叶嘉莹一行在张家界停留了三天,有一天,彭靖因身体不适未能与叶嘉莹同游,十分遗憾,只好“日立宾馆楼头,怅想杖履所至”,填《高阳台》一阕以记。
从张家界归来,彭靖、刘庆云陪同叶嘉莹前往长沙,在湖南师范大学拜访了古代文学史专家马积高。三人又同游了业已恢复历史旧貌的岳麓书院,并合影留念。
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接到记者电话,中华吟诵学会常务理事、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吟诵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琴悠悠地用古花鼓调的腔调唱起这首毛主席所作的《七律·答友人》,抑扬顿挫,湘风楚韵立刻生动起来。
这是2009年10月,她第一次陪同义父、著名文史专家、湖湘调吟诵大家史鹏出席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华吟诵活动周,在多彩吟诵专场吟唱过的诗歌。下台后,她第一次见到叶嘉莹,并得到了她的赞许:“南北方的吟诵有区别,北方吟诵质朴,南方吟诵韵律悠扬,南方的吟诵也与各地的腔调、山歌、民谣、戏曲有关系。”
曹琴记得叶嘉莹称赞湖南的吟诵声醇厚古朴,还对史鹏说“恭喜您有传人了”。这短短七个字给了曹琴极大的鼓舞,叶嘉莹还提醒史鹏要把自己的诗歌吟诵录成专辑留给后辈传承传播。
“我想在我离世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晚年,叶嘉莹曾不止一次地录制吟诵音频。她非常重视吟诵时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认为以吟诵的方法去读书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兴发感情。曹琴说,叶嘉莹认为吟诵有声韵美、节奏美、画面美、情智美,要读得兴会淋漓,脱然得如睹明朗之天光。她自己赋诗、填词时,常用吟诵的方式去推敲字句,直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止。
叶嘉莹一生极为坎坷,她成长于国家贫弱、动荡不安的年代。17岁那年,母亲骤然离世。后往台湾,丈夫身陷囹圄,叶嘉莹带幼女寄居友人家客厅。上世纪70年代,叶嘉莹举家迁居加拿大。52岁时,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丧生,她恸哭多日。1978年,她投出回国教书的申请信。她要把自己的余生都交给国家,交付给古典诗歌。“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撑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她想要把这种力量给予下一代人。叶嘉莹曾对曹琴说过,希望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材里多一些古典诗歌,教材之外,老师们也应该多教一些诗歌。“因为她说,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认为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要让中国古典文化慢慢浸润孩子们的生命。”曹琴回忆。
三次见到叶嘉莹,曹琴屡有请益。叶嘉莹用钢笔为她题词,“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出自屈原的《离骚》,她珍藏至今。曹琴深深地记得,叶嘉莹对于生命的达观态度深受老庄哲学影响。“有人问她,有没有想争取活到多少岁。她说,‘活多少岁,这一切交给庄子吧’!”
如果有来生,她还想做教师
“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21岁时辅仁大学毕业,70余年,从大陆到台湾,从美国到加拿大,从南开大学到全国几十所高校,叶嘉莹一直站在讲台上。
人们以“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穿裙子的士”来赞她,但叶嘉莹最中意的是2018年度荣获“最美教师”称号。作为她的粉丝,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向铁生说,他最感动、钦佩的是,同为教师的叶嘉莹,一生都在践行“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1984年出生的向铁生,2007年至201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从硕士一路读到博士。听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叶嘉莹讲花间词派,他真正从叶嘉莹身上体会到了诗词之美。“叶嘉莹对诗词的解读,创新提出‘兴发感动’说,核心是家国情怀、真诚境界以及比兴手法。她娓娓道来,与大家分享的是一种真诚的生命哲学,是当之无愧的中华诗教的传承者。”
2020年,向铁生没想到,又在自己就职的湖南大学邂逅以叶嘉莹为主角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因其出品人毛继鸿是湖大学子,观影前,叶嘉莹还通过视频与观众打招呼。她说:“《掬水月在手》的片名很好。你捧起水来,里面就有一个月亮的倒影。但那月亮并不是真的我。”
向铁生记得,纪录片同名图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在岳麓书院举行了座谈会,叶嘉莹的弟子、南开大学教授、纪录片的学术顾问及联合制片人张静参加了,自己在会上即兴发了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赞她:“她真正活成了诗里的样子,丰富、纯美、大气、生动,有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和担当。”
向铁生评价,叶嘉莹是古典诗词的传承者、开拓性的研究者,她出入中西、贯通古今,将西方文学理论引入中国词学研究,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她的吟诵和通俗易懂的讲座形式,对推介古典诗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触动向铁生的是叶嘉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以及她和老师顾随的师生情。她出版《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又以顾随先生名号“驼庵”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奖学金,累计捐赠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推动诗词教育,助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他说,这些都对作为教师的自己有无形的影响,时时勉励自己要像叶嘉莹那样,创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湘潭大学原副校长、二级教授刘建平对此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