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向新而生 以质致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壶瓶山里民享福
——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驻点帮扶村见闻

    杨家坪村村民正在手工采摘新鲜茶叶。

    石门县壶瓶山镇鼓锣坪村芙蓉小学举行揭牌仪式。

    杨家坪村民在村部活动中心练习打鼓。

    志愿者在杨家坪村图书室辅导孩子学习。

    杨家坪村高山有机旱粮示范园。

    本版图片均由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提供

  黄炜信  金 钒

  “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12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白路过壶瓶山时惊叹黄莲河的千丈飞瀑,亦为壶瓶北麓漫山桃花飘落山涧无人知而伤感。

  壶瓶山,古名虎困山。因山形如壶口,山势险峻,后人改称壶瓶山。千百年来,鼓锣坪村、杨家坪村幽隐于大山深处。

  这些年,长期被山高路陡困住了手脚的山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来自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乡村振兴工作队用心用情、久久为功的帮扶,让寂静的山村桥通路畅、产业 “葱茏”, 大山深处回荡起朗朗的读书声。

  一条路, 不误农时不误收成

  崇山峻岭与清流激湍,在外人眼里是风景,但在山区人心里,却是难以逾越的物理阻隔。修路、建桥,依然是壶瓶山村民最为迫切的民生需求。

  在茶农眼里,“天有四季,茶有四时,时时不同味。”尤其是一两黄金一两茶的芽头茶采摘时不能落地,不能存放时间过长。杨家坪村狮燕片77岁的吴伟杰种了50多年茶。他捧出家中存放的芽头茶感慨:“这茶啊一年产四季,过去没有修路,碰上产茶季连着下雨天,一季的收成就没啦。现在好了,路修到了家门口,有茶就能卖出去。”

  狮燕片最远的山角落里,分散居住着16户人家,却有着四百多亩茶园。原来开门见山、下雨是泥,成为鲜叶出山最大的梗阻。工作队先后投资450多万元,完成生产要道6.64公里的整修拓宽硬化。过去,村民售卖鲜叶要绕行4个多小时,翻越10多公里长的山间小路,如今,收茶的车辆直接开到茶农屋前的坪里。

  老吴家今年种了40亩茶,指着院子里那一大堆冬肥向笔者说:“工作队不光修路,还给我们发肥料。这冬肥一撒,就像人吃晚饭,第二天才有劲呢。我们这茶园冬肥一养,来年可就盼着好收成了。”

  听老吴介绍,虽然今年雨旱不均,但家里40亩茶园的收入,比常年并不差。再看看老吴家略显陈旧的老房子,笔者忍不住问道:“其他村民赚了钱,都修新房子了,您家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建?”老吴憨厚地笑笑:“我这纯木房子是30年前建的,虽然没有砖瓦房洋气,但住起来冬暖夏凉。拆了实在有点舍不得。”不过,他告诉我们:“孙辈在县城里读书,儿子在县城里买了房子。”

  入村以来,工作队先后投入了上千万元开山辟路,鼓锣坪村、杨家坪村拥有了自己的“环村公路”。驻村工作队队长唐力平领着笔者来到几公里开外的漫水桥:“这座桥是2个村民小组80多户唯一的出入路。桥面低于两边道路,遇上涨水就过不了,绕行需要几个小时。下一步,工作队要把它改造一下,让大家天晴落雨出门不用担心受怕。”

  一条条寻常山路,就这样以“日日新、苟日新”的方式,深刻改变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座桥, 圆了梦想鼓了钱包

  如今,渫水上的“芙蓉幸福桥”,成了杨家坪村人眼里的“网红点”。

  流经杨家坪村的渫水河,把杨家坪村7组近400人隔在主干道的另一边。

  杨家坪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卞兴红介绍,杨家坪村一共10个组,7组是最大的一个组。原来去镇上,去村里其他地方,村民们仅靠一座简易吊桥,走在桥上摇摇晃晃,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叠加,村民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村民买的三轮车、小轻卡,也只能停放在河的对岸。

  “建桥,我们盼了几十年了。没有木吊桥的时候,我们祖祖辈辈靠趟水过河。”7组组长陈仕宏感慨道。

  但架桥远不是村民想象的那般简单——巨额的资金投入不说,仅规划、立项、设计、预算、审批、招标、施工等系列流程走下来,就得大费周章。

  驻村工作队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圆当地百姓的通桥梦。工程立项通过后,市县各级政府的领导多次现场办公,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专班倒排工期。如今,这座总投入600余万元、长度81.4米、宽度6米、安全等级为一级、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二级的来回双车道的钢筋水泥新桥终于落成了。

  大桥通车的当天,村民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举办了一场浓郁而极富乡村特色的仪式——村民身着土家族的节日盛装敲锣打鼓,洗刷得干干净净的农用车披上大红彩花走在各方阵的最前列,三轮车、小车、自行车等其余方阵依次通过。当初在征求意见时,村民就将之命名为“芙蓉幸福桥”。

  “通车的那天,七组的村民自愿凑钱在我们家摆了三天流水席,谁想来吃都可以。”陈仕宏的妻子唐颜玉满面笑容道:“盼了几代人,看到桥真的建成了,组里的男女老幼像过节一样高兴!俺家老公做肥料生意,原来只能把货车停在河对面,这边左邻右舍要货,都是肩挑手扛过来的。”陈仕宏指着院子里的白色货车:“你看,现在村里送货可以随叫随到。我们这一代人能过大桥,想都没想过,现在真是享福了。”

  笔者问,通了桥,到底有哪些方便?享了哪些福?

  “哎呀,什么都方便了,就连单身汉找老婆都方便了。我家儿子就是通了桥,女家才同意办酒嫁过来了呢。原来我们这边建房子,建筑材料都是小三轮推过来的,建栋房子起码贵四五万块钱;猪贩子也不肯过来收猪,猪都卖不了好价钱,现在真方便,桥一通啊,什么都能变成钱,你看我们村里好多养殖户呢。你看看,能不高兴吗?”唐颜玉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杨家坪七组成为全村养殖业发展得最红火的一个组,猪羊鸡养殖占到全村三分之一。眼下,村民家里存栏的猪羊、鸡鸭,早就成了山外人预定的“年货”。

  一片叶, 期待成链打出品牌

  深秋,海拔1200米的杨家坪村9组,已经有了一丝寒意,50多岁的潘兴夯身着棉袄为我们每个人沏上一杯用自家茶叶泡的热茶。

  茶,是壶瓶山人的财富之源,更是魂之所系的精神寄托。

  幽谷润兰香,深山出好茶。石门种茶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晋代,据西晋《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唐宪宗元和年间,著名诗人刘禹锡就任朗州(今常德)司马,曾到西山垭(现石门县罗坪乡)时诗兴大发,欣然写下《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树丛,春来映竹抽新茸……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中的诗句,成为中国绿茶“炒青法”最早记载。据《中国茶经》记载,“石门夹山牛抵茶,自唐至清历代都是皇家贡品”。

  把壶瓶山茶叶从产品做到产业,绕不开清末茶商卢次伦和百年茶号“泰和合”。当年,广东巨商卢次伦前往湖北探矿,途经石门发现了壶瓶山独特的毛尖茶叶。探矿失利后,卢次伦在宜市(今壶瓶山集镇,当时又称宜沙)创立“泰和合”茶庄,成功开发出 “宜红”品牌,成为英、法、美、俄多国茶商争购的佳茗。石门“宜红”功夫茶与安徽“祁红”、云南“滇红”被列入中国三大功夫红茶。《中国茶经》这样记载:“宜红外形条索细紧有金毫,色泽乌润,香甜纯高长,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20世纪初,“宜红”出口量达全国红茶出口的40%。

  相比其他地方,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这里出产的茶叶历为茗中佳品。杨家坪村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平时云雾缭绕,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生长,茶叶有着云毫的美誉。

  依靠茶叶收入,潘兴夯前几年买了辆20多万的福特SUV,添置了各种现代化设施,生活越来越有滋味。这位中年汉子一辈子与茶业打交道,种植的30多亩茶园今年又有一个好年景。

  工作队专门为村民请来了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为村里原种茶改良品种。石门县壶瓶山镇杨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卞兴红介绍,现在村里有3100亩茶,其中有1100亩是槠叶齐,就是潘兴夯茶园里种的品种,这种优良品种,专门用来做明前茶。

  由于槠叶齐相较原种茶品质更佳,单价也提高了一倍。2023年杨家坪村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4000元突破到1.4万元。

  “现在的壶瓶山,就缺一位‘卢次伦’。”一直陪同我们采访的卞兴红不无可惜地表示:“我们这里高山云雾,独一无二的品质,要是能把茶产业做出产业链,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壶瓶山肯定能大变样。”卞兴红回忆,这些年,驻村帮扶队帮着一起想办法引进资金、技术,前前后后至少有四五批品牌茶商来看过,“现在路通桥通,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壶瓶山当代的‘卢次伦’。”

  一学校, 书声涵养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又是一个云蒸霞蔚的秋天,壶瓶山镇鼓锣坪村芙蓉完小在朗朗的晨读声中又开始了一天的沸腾。

  “多亏村里新建芙蓉完小,解决了孩子上学远的问题。”学生康誉涵的妈妈感叹。

  过去,鼓锣坪村只有一个“麻雀学校”,有条件的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学校租房陪读,整个村小只有4名学生。2019年,在帮扶队的摸底、协调下,常德市人大常委会与常德卷烟厂全力推进,投资600多万的芙蓉完小落成。幼儿园和小学六个年级全部开设,标准化操场、班班通、游乐设施、体育器材等一应俱全,老师从1位增加到8位。

  “我哥哥原来都去镇上读书,起得可早了,我现在走路几分钟就到学校了。”五年级的杜钰彤,给笔者描述自己和哥哥上小学的区别,因为哥哥就读的学校离家远,不得不寄宿,周末才能回家,自己现在天天能见到父母,上下学路上有同学相伴,别提有多美了。

  如果说,守护农村孩子的童年是乡村文明的起点,那么守护独特的“乡味儿”,让乡村更美、乡风更淳则是乡村文明的着力点。

  门前种着兰花、家有专用工具房、家禽场地铺了“地砖”……这里是杨家坪村村民丁继辉的家。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一面墙码着细密细密的干柴,像是高级室内设计师设计的原木风格的背景墙一般。妻子卞小玲介绍:“俺家老公是做木工的,这些柴他都是边锯边用卡尺来量的,他很爱整洁。当然,我们村里也进行卫生评比,我们家一直保持得不错。”

  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机遇,也推动着人居环境的改善。

  2022年4月,杨家坪村启动“美丽庭院”建设改造项目,支村委成员、驻村工作队组成的工作专班,结合村部特点,制定建设改造方案,重点打造村部壶大公路沿线1.2公里32户屋场、庭院,完善了渫水河游步道建设,帮助实施农村旱厕改造58户,建立生活垃圾站,开展垃圾分类减量活动,建成以“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为基本要求的“美丽庭院”。

  杨家坪村“美丽庭院”建设改造项目立足当地实际,合理控制投入规模,紧紧围绕群众迫切需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稳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后对未硬化的前坪进行硬化;道路与围栏之间增设花池;采用中式风格,在桥头修建花岗岩护栏,增设观景休息台;设立移动垃圾分类房,并派专人进行管理,对垃圾集中进行分类处理……

  如今,漫步在杨家坪村,过去“柴草门前堆,院内臭气熏”的景象已经不见了,取之而代的是“绿树晓阴浓,芳草藩篱绕”的美好图景。

  村庄的蜕变,带来村民素质的提升。为了避免屋场、庭院美丽“昙花一现”,杨家坪村委屋场、庭院实行管理长效机制,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每季“门前三包比一比活动”来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并将评比结果公示在村委公示栏上,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家庭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负责起了自家的“门前三包”,养成了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的杨家坪”已经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环境美了,文化生活也美了,村里有了“新潮流”。卞小玲是锣鼓队的骨干,她说:“现在我们都远离了麻将桌,健身搞文艺成了新潮流。”

  在杨家坪村,吃过晚饭的村民陆续来到村部的休闲广场。广场上,孩童追逐嬉戏。音乐声起,大妈们跳起了广场舞、敲起了锣鼓。

  寂静的大山深处,从此书声回响、文明向新。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