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胡思蕊 陈新苗 顾莹
秋日长沙,清脆的键盘敲击声从国防科技大学实验室内传来,一架飞行器的半实物模型正随着该校教授王鹏的控制,在电脑屏幕上呈现出各种变幻莫测的轨迹。10月2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王鹏正飞速记录着实验数据,一行行代码跟随光标“行进”。
身为青年科技专家,今年不满40岁的王鹏先后攻克多项核心技术;转型为一名教师后,他坚持面向战场育人才。王鹏说:“无论什么身份,我的梦想始终如一,希望新型飞行器在未来战场更灵巧、更智能。”
课堂“硝烟味”十足,“教学能手”下苦功育人才
少时,王鹏对军人这份职业非常向往。2003年,他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如愿以偿穿上那抹军绿色。6年后,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提前攻读博士。
当时,王鹏所在的课题组承担了国家某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研究难度较大。“这个方向是要解决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实际问题,越往后会越具体、越艰难,你愿意换到这个方向上去吗?”一次,导师吴杰教授试着询问他的态度。他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是任务需要,再难我也愿意尝试。”这一调整就是十几年,从项目一期、二期……直至完结,王鹏成了这个领域内的青年专家。
2013年,王鹏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为国家育人才的阵地上继续战斗。
“同学们请看,这是几种控制方法实现的不同飞行轨迹,精度相差明显……”粉笔起落,王鹏在黑板上画了3条弧线,以真实战场为背景,通过案例讲解,把蕴含其中的原理拆开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底层知识和应用需求。
王鹏的课堂是公认充满了“战味”的,不仅案例来自战场,课堂本身也“硝烟味”十足。
“你们这个方案为什么这么设计,有什么依据,性能提升了多少?”“你们这么搞,理论上看起来合理,但实际工程应用根本行不通。”这是王鹏设计的“翻转课堂”上常常会出现的一幕。授课时,王鹏会设计不同选题,让学员分组研究,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课”,大家再交流研讨,组间相互质询,师生共同评价,现场气氛热烈。学员都说,上王教员的课越来越“卷”了,学员如果不用功准备,很容易研讨时下不了台。
“卷”起来的,并不只学生。90分钟的翻转课堂,王鹏至少需要用3天来备课,甚至花了一年多时间建了一门慕课课程。有一门课,王鹏已经上了近10年,但他依然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备课,板书怎么写、上课思路怎么调整、关键知识点怎么呈现等等,都会记在笔记本上。几年下来,笔记本写了厚厚一摞。
“教学必须得下苦功夫、硬功夫。只有这样,培养的学员才能适应部队需要,才能制胜未来战场。”王鹏说。这些年,他先后获得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称号。
向战而研,脚踏实地做学问
“只要是部队需要的,再难也要解决;只要是对新质战斗力提升有帮助的,再久也要坚持。”王鹏常常这样说。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是王鹏的一贯准则。为了攻克一项技术,他潜心研究了5年才最终有所突破。
在一次组会上,学员连一鸣用PPT汇报近期研究进展。“这个数据验证过了吗?”“这一页第3行我曾批注过错误”“汇报前做好准备工作了吗?”……王鹏叫停了汇报,让连一鸣万分窘迫。“在科研领域,一个小小的符号都可能导致结果截然相反,这不仅仅是符号的问题,更是科研态度的问题。”王鹏的语气很平静,却让连一鸣面红耳赤。
批评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学术传承。
如今,学员连一鸣每次组会前都会再三确认数据文档,并把硬件设施预演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在查阅文献时,他也怀着质疑精神去对待论文中的观点和数据,并对有疑问的数据逐一验证。
“你凌晨可以去看看实验室里的灯光什么时候才熄灭,周末和节假日的停车场车辆停得有多满。”王鹏的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圈,他说:“在这个校园里,比我干得更好的人大有人在,比我加班更晚的人也大有人在,大家都是为了强军事业在奋力奔跑,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个普通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