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中国东盟合作的成就,得益于双方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得天独厚的条件,更离不开我们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正确历史选择。”
——2021年1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时指出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帙恒 周倜
马六甲海峡,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道。公元十六世纪末,原产于美洲的辣椒经由这里传到中国,从此征服湖南人的味蕾。
数百年后,爱吃辣椒的湖南人带着火辣的湘菜走出国门、一路南下;湘菜以令人惊叹的生命力和不容小觑的竞争力席卷东南亚,给东西方文明交融的马六甲海峡带来一股热辣旋风。
从漂洋过海,到融入当地,湘菜海外影响力如何提升?8月上旬,迎着赤道炽热的阳光,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探寻湘菜出海的“航行密码”。
1.湘菜出海:闯出一个大市场
想要快速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那就去当地的博物馆。
记者来到位于吉隆坡西郊的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穿越历史的长廊,找到了湘菜出海的第一个“密码”——东南亚人爱吃辣。
博物馆内,一艘远航的帆船模型展示着十五世纪末,来自西班牙、葡萄牙的商人们,将“新大陆”的特产——辣椒,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往东南亚的场景。
“我们吃辣椒的历史可比你们湖南人早多了。”马来西亚华裔导游林杰夫指着展示窗里的辣椒粉笑着说。
东南亚人吃辣早、能吃辣。聪明的湖南人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怀化人胡梦云便是其中之一。
位于吉隆坡市中心东南部的普渡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街区,这里聚集着众多风味餐厅、小吃摊和咖啡馆,胡梦云开设的“新洞庭骨煲湘菜馆”便坐落于此。
2000年,胡梦云来吉隆坡访友,看到当地人爱吃辣,但以香辣闻名的湘菜只在一些川菜馆、粤菜馆里当“配角”,便萌生了开一家正宗湘菜馆的念头。
彼时,胡梦云已经在珠海经营餐馆近5年。说干就干,这位眼光独到而行事果断的湘妹子第二年便带着6个湘菜师傅落地吉隆坡,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耳目一新的香辣滋味。
毛氏红烧肉、腊味火锅、芷江血鸭……胡梦云的湘菜馆既拥有传统中式餐馆的温馨氛围,又有来自湖南的大厨掌勺,以文化多元交融著称的吉隆坡,很快接纳了这股不一样的“火辣”。而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批中国人、中资企业涌入吉隆坡,带来了餐馆的第一批忠实顾客。
“新洞庭骨煲湘菜馆”先后开出了3家店,并衍生出“火凤凰湘西米粉”品牌,许多顾客从孩童到成家立业,又带着孩子继续光顾。
胡梦云带着自己的“湘菜出海梦”闯出了一片大市场。如今,吉隆坡大大小小的湘菜馆超过20家。
而在华人超过七成的新加坡,湘菜的扩张从沿街店铺深入高楼大厦。
坐落在新加坡市中心商场内的“辛大厨”,是周边不少中资企业和白领们的“定点食堂”。
“我们主打原汁原味,岳阳的翘白刁、张谷英村的油豆腐等,都是一路冷链发到新加坡,大师傅必须是湖南人。”来自衡阳的老板廖志强说,一代又一代湖南人扎根新加坡这个“大国小城”,把湘菜做成了中餐出海的“先锋队”,让吃湘菜成为当地人的消费习惯。
目前,新加坡的湘菜馆超过3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湘香湖南菜”,已开出12家连锁店。同时,也有“滋味堂”等主打精品湘菜的预约制餐厅,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湘菜为什么会如此火?
“除了东南亚人本身爱吃辣、华人群体大,也离不开新媒体时代营销手段的推动。”曾组织策划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带领湘菜走进联合国、巴黎、悉尼、墨尔本等地的资深媒体人陈胜年说,湘菜的魅力已扩散到流量时代的各个“平行世界”里。
“我是看TikTok来的,上面的打卡视频看着就特别‘下饭’。”在吉隆坡湘菜餐厅“彭厨”门口,当地人杨品慈边排队候餐,边刷短视频。他告诉记者,在当地年轻人爱用的TikTok、小红书等社交软件上,一众湘菜打卡视频特别受欢迎,“这里大片红色铺陈的装修风格很特别,我也来拍一个,说不定就火了。”
从零零星星,到燎原之势,湘菜彻底火出圈了。
2.供应链出海:从湖南基地到海外餐桌
“湘菜小炒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到最后就是食材的比拼。”位于新加坡CBD的农耕记餐厅,今年45岁的农耕记品牌创始人冯国华向记者热情推销,“比如你眼前这盘辣椒炒肉,其中的软皮椒,就是从桂东一路冷链运过来,味道和国内一样。”
桂东,湖南境内平均海拔最高的县。酷暑时节,这里平均气温只有23℃左右。农耕记招牌菜——辣椒炒肉的“灵魂”辣椒便产自于此。
生长在这里的软皮椒当天上午被采摘,一路冷链,次日清晨便能到达农耕记深圳总仓,中午就能摆上大湾区的餐桌,而打包装船出海后,10天左右就能摆到新加坡和吉隆坡的食客面前。
前往新加坡之前,记者在桂东找到了湘菜出海的第二个“密码”——供应链保驾护航。
在1100亩的高山菜园里,细长笔直的辣椒挂满枝头,丰收气息扑面而来。曾经辗转贵州、两广种菜的“专业菜农”向瑞红,在兜兜转转中相中了这个“高山氧吧”。
这位年过半百的衡阳汉子种得一手好菜,让同为衡阳老乡的冯国华慕名而来。
“要种出好菜,空气、水和土壤是‘硬支撑’。”15岁当学徒,23岁创业,身为资深餐饮人,冯国华忠于食材原味,对食材本身的要求极高,也有着湖南人“霸得蛮”的劲头。在他心里,一鼓作气搭建属于自己的供应链,才能拥有带着品牌一路出湘乃至如今出海的底气。
2017年,冯国华将农耕记的蔬菜种植基地落子桂东,从此打开了一条“宝贝出山”通道。此后,冯国华“订单点菜”,需要什么就让向瑞红种什么。
农耕记不仅在桂东建有蔬菜基地,还在衡阳、郴州、湘西等地养鸡、养鱼、做腊肉,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拥有完整物流出口资质的餐饮企业。
“海外很多夫妻店味道也不错,但无法实现规模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应链跟不上。”冯国华说,农耕记快速扩张的秘诀之一便是将供应链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上,不用担心被“卡脖子”。
手握供应链这张“王牌”,农耕记的出海之路突飞猛进。
2023年4月,冯国华第一次到访新加坡,就一眼相中了距离鱼尾狮公园一街之隔的铺面;10月21日,新加坡的首家餐厅开业;12月,第二家餐厅开业……今年年初,吉隆坡市中心地标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也迎来了农耕记在马来西亚的第一家店……
如今,农耕记已经在香港、新加坡、吉隆坡开设10余家餐厅。
湘菜走出去,其供应链乃至上下游产业链也同步走出去,这是湘菜出海的制胜一环。
长沙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共出口农产品217.7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蔬菜出口首破100亿元大关,增长42.4%,居全国第二;臭豆腐冷链预制菜等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从湘菜出海到供应链出海,“湖南味道”乘风远航,香飘全世界。
3.文化出海:为世界带去湘味湘情湘韵
牛车水,新加坡多元美食的聚集地,近年来,湘菜馆在这里扎堆开店。
新加坡人吴丹尼是这些湘菜馆的常客。“湘菜太让人上瘾了,一个星期不来就很想念。”为此,他特意充值办了会员卡。
湘菜,作为湖南的重要产业、重要文化符号,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海外,吸引更多的“吴丹尼们”。
2018年6月,湘菜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向世界展示湘菜之美;2018年11月,湘菜香飘联合国,一批湘菜品牌火爆出圈;2023年12月,“湘菜澳洲行”美食文化品鉴宴系列活动,更让湖南美食旋风席卷南半球……
出湘出海,乘势而上;远渡重洋,挑战也随之而来。
“冷链物流建设、湘菜人才培养输出等‘短板’,是主要制约因素。”冯国华说,以目前的冷链技术,湖南的新鲜农产品保鲜期可以控制在一个月之内,但如果发往更远的北美、西欧等地,如何控制成本又保证菜品原汁原味,是湘菜和物流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此外,国内厨师前往发达国家签证难办、海外湘菜专业性人才的缺乏,也是不争事实。
他所说的难题,湖南正在探索解决路径。
“我们探索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破解湘菜出海国际化人才短缺的问题。”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崔德明介绍,2023年10月,学院与英国拉夫堡大学伦敦分院、伯明翰大学学院合作签约,挂牌成立湘菜产业学院英国分院。学生在伯明翰和长沙两地学习,共享专业课程资源,实现学分互认,开启湘菜产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先河。
而高品质冷链预制菜的出口,或将有效弥补“湘味”保鲜期短的短板——2023年,湖南预制菜产业营业总收入为124.7亿元。省内预制菜专家、长沙理工大学教授王建辉说,找准“湘材”“湘菜”“湘味”的优势,湖南预制菜出口空间广阔。
从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到加快预制菜出口,湘菜正以一往无前的态势加速出海、破浪远航。
“味道湖南”,香飘海外;“湖南味道”,正被更多人知晓。
“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湖南在哪里。现在只要一说起湖南,本地人第一反应就是,湖南菜好吃。”行走在牛车水这个华人最早落脚的古老街区,已在新加坡生活了17年的长沙妹子吴杉自豪地说,很多本地朋友因为湘菜而对湖南产生好奇,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个底蕴深厚的省份。
从坚持原汁原味,吸引喜欢吃辣的本地人,到抓住网红经济风口,借助社交媒体打响知名度,湘菜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东南亚人的日常生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湖南的窗口。
眼下,桂东的高山蔬菜基地,采摘了14袋软皮椒的农妇郭彩平,得知自己辛苦一天的成果将端上外国朋友的餐桌,从未出过远门的她感到欢欣鼓舞。而远在新加坡的湘菜爱好者吴丹尼,正在计划一趟湖南之行,实地感受湘菜的热辣与香气,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
而冯国华也将目光望向了更远的国度。他憧憬着,到2026年底,自己的品牌能在境外开设门店50家,覆盖美国、日本、英国、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以美食承载文化,以文化沟通心灵。远征的湘菜,是品牌出海,亦是文化出海,为世界带去湘味湘情湘韵。
【高端访谈】
湘菜,东南亚人民认识湖南的窗口
——专访亚洲电视控股执行董事梁玮玶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周帙恒
“湘菜不但好吃,也为中国文化、湖湘文化打开了一扇窗,让更多东南亚人民因味蕾的刺激,而激发对于一个地域的兴趣和好奇。”8月5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亚洲电视控股执行董事梁玮玶接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就“湘菜出海”给出自己的理解。
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但在梁玮玶的印象里,过去,东南亚人民对湘菜的认知和理解还很模糊,大多将其归为“中国菜”“中华料理”。
近年来,湘菜大步走向世界,被各国人民接受、喜爱,身为资深媒体人、美食爱好者,梁玮玶对此深有感触。
“的确有很多当地人因为毛氏红烧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腊肉等湘菜,而对湖南这片土地心生向往。”梁玮玶认为,东南亚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社会,各种餐饮品类都能在此找到发展的空间,“这或许就是美食的力量——能促成不同地域文化的相遇,连接不同国度人民的情谊。”
梁玮玶生长、生活于马来西亚。今年,恰逢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
“一道道精美、别致、火辣的湘菜,亦是沟通两国人民友谊桥梁的‘小切口、大桥梁’。”梁玮玶说,作为媒体从业者,更要积极将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传播好。
眼下,梁玮玶所在的亚视团队,已将目光投向湖南的美食、人文、历史……梁玮玶期待着新的策划出炉,让更多马来西亚国民乃至东南亚地区人民,认识湖南、走进湖南、感受湖南。
对于如何更好推动“湘菜出海”,梁玮玶也提出建议,比如,通过新媒体平台、碎片化传播,进一步挖掘湘人湘菜的鲜明个性和文化内涵,让更多外国人认识湘菜,进而了解湖湘文化。
“美食无国界,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人民的情谊,将会随着这一饭一菜、锅碗瓢盆、人间烟火的联接,而更亲密无间、行稳致远。”梁玮玶说。
【记者手记】
“烹香”湖南味,乘风飘四海
周帙恒
置身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中心,商场及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密集的中国餐饮品牌,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海底捞、太二酸菜鱼、喜茶……行走其间,恍若回到了长沙黄兴路步行街。
一周时间,我们深入吉隆坡和新加坡各大商圈,切身感受到中国餐饮品牌出海东南亚,恰逢其时、热潮涌动,而湘菜企业抢抓出海机遇、加快拓店步伐令人欣慰。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大约3000万华人华侨在此生活,庞大的华人群体构成中餐在东南亚繁荣滋长的社会基石;而待人热情奔放、口味热辣浓重,是东南亚与湖南两地人民共同的标签。人缘相亲、口味相近,任何一家有野心的湘菜品牌企业,都无法忽视东南亚市场。
然而,相较于奶茶、火锅等供应链相对简单、专业人员需求量小的品类,湘菜出海极其考验供应链和专业人才组织力。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看到农耕记等一批探路者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参考的湘菜出海路径,相信不远的将来,湘菜品牌将拥有更加成熟的海外供应链和消费环境。
届时,湘菜这张传承千年的湖南名片,将乘风而起、飞往更加广阔的天地,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湖南,进而推动湖湘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关链接】
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双向奔赴”更便捷
中国和新加坡从今年2月开始执行互免签证政策。新加坡旅游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入境新加坡的中国游客为145万人次,在外国游客中名列第一。
2023年,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宣布实施互免签证政策。今年以来,中国游客赴马每月均超27.5万人次,而马来西亚位列今年中国入境游第四大客源国。
湖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2024年7月1日至8月31日,从湖南口岸出入境的内地居民超17万人次,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是排名前列的出境目的地;从湖南口岸入出境的外国人超14万人次,同比增长72%,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是入境人数排名前列的国家,享受免签政策从湖南入境的外国人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