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仲池
太平老街,位于天心区的繁华地段,全长375米,是长沙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被授予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
2002年春天,长沙市政府谋划对古城老街巷进行保护、修复、提质。经过科学论证,市区两级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太平老街进行了全面的提质改造。至2007年,修缮复旧的太平街,面貌一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今的太平老街,美食、美味、美曲随风飘散;酒旗彩幡凌空招展;老戏台临街矗立;店铺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行走在热闹异常的老街,我的心情变得兴奋起来。
我缓步朝街南走去,贾谊故居突然出现,让我眼睛一亮。
贾谊故居位于太平老街南端街尾,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当时是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现在成为了长沙作为“屈贾之乡”的标志,确切地说,它是太平街活着的文化灵魂。
走进故居的太傅祠、太傅殿、寻秋草堂,眼前的贾谊铜像、黑色窗棂、书简文物、碑廊、长怀井,还有墙边角落生长的古木、芳草、丹花,我就觉得它们都在与我们对话,攀谈时代变迁、人间冷暖、岁月沧桑。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1999年9月9日贾谊故居重修竣工,我写过一篇《重修贾谊故宅记》,文章开篇便道:“世纪之交,政明国泰,重修贾宅,古城增色,人心向之,其情滔滔,崇仰系之,其意醇醇……”
有一次,一位从北京来的文化学者在故居问我,可读过贾谊的《新书》?我当时羞愧无言。后来,我找到对贾谊有研究的学者请教,方知《新书》的原委。贾谊在世时,并无《新书》之名,是后人将其文学作品、与梁怀王的对话、奏疏等汇编成册,定名为《新书》。自成书至北宋,均以抄本存于宫廷和民间。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刻印《新书》是在长沙。南宋淳熙八年,程漕使代理长沙太守,首刻《新书》,题名《贾子》。读后,我方悟文友问我之意,便嘱贾谊故居管理处组织专人精心校勘、注释,使《新书》早日付梓,重新面世。2006年12月《贾谊大傅新书》正式出版发行,我怀着欣喜激动之情,在序言中写道:“贾谊的思想,乃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瑰宝。其重民、爱民主张仍为我们为政之范。”
我在大傅殿墙上展板《过秦论》前停留时,故居工作人员告诉我,去年4月2日,马英九先生来访故居,他虔诚地站在大傅殿,深情地背诵《过秦论》,令在场游客感动不已。
在故居门口,我看着一批又一批游客,朝贾谊故居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心有所思,无以言表。太平老街的繁华兴盛,既将这片“圣地”聚集了鼎沸的人气,又在闹市辟出了一片难得的宁静,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神奇天地啊!
夜色渐次笼住了太平老街,璀璨的霓虹灯光,勾画出古老街巷的鲜艳轮廓与店铺楼台的玲珑光影。一切都变得妙曼朦胧,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