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奎
改革创新,是湖南人最突出的基因。各市州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克难奋进,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
8月上旬起,湖南日报全媒体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工厂车间、医院学校、田间地头、林场景区等,挖掘可资借鉴的基层改革经验,共推出24篇融媒体报道,引发热烈反响。
从基层治理到土地流转,从资源交易到资产重组,从人才引进到医疗改革……一个个在三湘大地成功实践的微改革,汇聚成一曲催人奋进的“时代进行曲”。
从体制机制入手,打破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
9月18日,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阿巴砦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快马加鞭赶进度。该项目涉及600亩集体山林和土地。按照原政策,需要全部作为建设用地买下来。这么大的面积既无必要,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导致这个项目一度迟迟未动工。
张家界文旅项目“点状用地”模式因此应运而生。
将项目用地分为永久性建设用地和生态保留用地,其中永久性建设用地建多少供多少,剩余部分可只征不转,按租赁、划拨、流转等方式向项目业主提供用地。
用地难题解决后,阿巴砦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两年来累计投资2亿元,目前已基本完成高端民宿、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业态建设。
改革一子落,带动满盘活。将改革的“指挥棒”指向一些关键领域,大胆创新体制机制。
一个国家公园,横跨邵阳、永州2市4县。跨市跨县,各种类别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林立,打破多头管理势在必行。对此,省里将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调整为省垂直管理,针对各保护区之间,在区域、界线等方面存在重叠、穿插、“飞地”等现象,以条块式、线形式重新划定管辖区域,实现区域无缝对接和空间整体连通。
论文、学历、证书……缺一不可,一纸职称,难倒不少“英雄汉”。岳阳市创新产业人才评定改革,将人才评价的话语权交给用人单位和市场,实行“谁用人、谁评价,谁懂行、谁来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1400多名人才搭上“人才专车”。
宁乡市卫健系统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坚持高素质专业化导向,通过公开竞聘,市直公立医院共选任领导人员138名,精减院级领导人员24人,原任院级领导退出42人,医学类人员拥有中高级职称比例从以前的60.27%提高到77.54%,形成“专业团队管理专业领域”的梯次配置。改革立竿见影,市人民医院上榜全省首批县域“三甲”,公立医院均实现扭亏为盈,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增幅最高达50%。
作为市州经济发展“主引擎”,开发区的主业在于服务产业发展。但多年来,园区既要管理园区产业事务,又要管理社会事务,影响了园区发展。直面问题,永州经开区稳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整合强身、松绑赋能、优化塑身,园区回归产业发展主责主业。
合村并居后村级规模扩大,加上乡村振兴各类政策、资源、项目等倾斜,仅靠村支两委难以精细管理到位。娄底市娄星区充分发挥乡村屋场“血缘相亲、地缘相近、业缘相融”优势,将全区144个村细分为1042个屋场,成立屋场党小组、屋场理事会、屋场合作社,探索“三屋同治”乡村基层治理模式。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和发展的积极性大幅提高,破解长期以来困扰基层治理的“干部干、群众看”难题。
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创新闯出发展新路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各地大胆创新,蹚出发展新路子。
受经济下行、产业转型等因素影响,株洲一些企业出现债务危机。2020年,株洲华晨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爆发179亿余元债务危机,多个楼盘停工,向法院申请破产。
按照以往经验,破产案一旦进入法院受理环节,不外乎破产重整、破产清算两条路。破产清算,华晨地产关门了之,各方利益难保。但破产重整,制度性约束太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对此,株洲中院采取国内并无明文法律规定的预重整做法,与政府、企业密切配合,经过重重努力,解决资金筹措等诸多难题,让一个“濒死”企业成功“复活”。如今,该公司旗下楼盘正陆续交房。
目前,株洲已有华晨地产、株洲市理想城房地产公司、株洲多普生环境能源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适用预重整,其中6家成功进入重整程序。
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腾飞,我省区域发展中创造了不少经典案例。
长沙市雨花区是产业强区、经济大区,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首位。怀化市溆浦县位于大湘西地区,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
双方以产业为突破口,以园区为主阵地,共建雨溆工业园,推动两地政府、部门、园区、企业、金融机构“五方挂钩”,实施产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五项转移”,打造一个“搬不走的帮扶平台”,增强帮扶“造血”功能。不到两年时间,园区签约企业33家,投产运营18家,实现主营收入42.95亿元,创造税收2.42亿元。
聚焦群众所需,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政府分散采购,非标系统采购投标文件制作繁琐,系统操作中许多必填选项,既冗余且没有必要。”一次“面对面”的调研回访中,一企业负责人向湘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直言。
该中心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坚持“能机器,不人工”,掀起一场刀刃向内、流程瘦身的改革。
通过查找和收集交易流程环节的堵点、痛点,依托数字化,砍掉繁琐非必需、重复空转的环节,修正交易流程16项,新明确交易流程12项,精简服务环节46项,让公共资源在阳光下运行。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山好水好,投资商也看上了,因为土地政策不允许,闲置的土地只能看着长草。”苏仙区飞天山镇清江村位于飞天山和高椅岭景区之间,旅游开发潜力巨大,而闲置土地开发硬生生卡在土地出让政策上。
2023年,苏仙区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优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大力挖掘闲置、废弃、低效利用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清江村闲置的养猪场及周边土地,通过挂牌出让的方式入市。一家旅游企业摘牌后,将在这里打造一个集研学体验、乡村旅游、文化展览、餐饮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文化综合体。村里除了土地收益,务工、农特产品销售等将为村民带来收益。
益阳市资规部门搭建“小益小阳帮您办”政务服务平台,从“你找我办”向“我帮你办”转变,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有质量。目前,全程网办事项占比100%,“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40%,高频事项办结时限在5个工作日以内。
能治好、少检查、少跑路、少花钱,是老百姓对医疗最朴素的愿望。
湘潭从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遴选22名党员骨干医师,担任基层医疗机构党组织第一书记,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信任体现在数据上,今年1至6月,该市22个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4.97%。
临澧县持续优化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就医需求。目前,全县建成1家国医馆,11个乡镇(街道)、120个村(社区)共建成17家中医馆、50家中医阁,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改革未有穷期,改革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