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9月15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书院今又盛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俊峰

  衡阳文化底蕴深厚,石鼓书院、邺侯书院、船山书院等一批书院蜚声海内外。

  跨越千百年,这些书院因岁月的积淀愈加熠熠生辉,一砖一瓦都浸透着先贤的哲思与墨香,一草一木都聆听过学子的琅琅书声。

  9月14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石鼓书院在阳光照耀下更显庄重典雅。这座坐落于石鼓区石鼓山上的书院,三面环水,蒸水环其左,湘水绕其右,耒水横其前,自古便有“石鼓江山锦绣华”之美誉。

  “为迎接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我们对石鼓书院、石鼓广场以及周边沿街风貌都进行了提质改造,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书院风’街区。”石鼓书院负责人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石鼓广场宽敞大气,不仅有开阔的休闲区域,还新建了仿古公厕和文化休闲长廊,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尤其在广场入口处,矗立着一座写有“石鼓江山”4个苍劲有力大字的牌坊。穿过它,仿佛就穿越了千年历史,步入鼎盛时期的石鼓书院。

  在讲解员的指引下,记者在一面高2.8米、直径1.6米的石鼓前停下。“石鼓书院有‘三绝’,有书翻不动、有字认不出、有鼓敲不响。”讲解员告诉记者,这敲不响的“石鼓”就是石鼓区之名的由来。

  而“翻不动的书”指书院入口处的巨型石书,上面镌刻着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此讲学时所作的《石鼓书院记》。

  “认不得的字”即禹碑亭里的碑刻,传闻上面记载的是大禹治水的功德,郭沫若曾经潜心研究过3年,认出3个字,但并没有对外公布。这些历史遗迹与传说故事,更为书院增添传奇。

  行走在书院内,绿树红墙,风随影动,处处有着历史的痕迹。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等建筑前,游客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感受着这份厚重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衡阳市通过开设“石鼓书院大讲堂”、组织书院式研学、开发书院文化文创产品等方式,将千年书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令书院文化深入人心,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与石鼓书院遥相呼应的,是位于雁峰区东洲岛的船山书院。这座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因纪念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船山而建,是清末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走进书院,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学术繁荣的时代。船山书院不仅注重学术研究,还致力于弘扬王船山思想,培养了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如今,船山书院已经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位于南岳区南岳镇延寿村烟霞峰下的邺侯书院,也是衡阳书院文化的一块响亮招牌。

  该书院建于唐肃宗时期,著名宰相李泌(邺侯)之子李繁,为纪念其父亲曾在南岳烟霞峰下隐居读书的经历而建,原名南岳书院,宋宝庆年间迁建至集贤峰下,更名为邺侯书院。

  邺侯书院是中国最早的民间书院,不仅开启了南岳书院文化的先河,也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南岳志》记载,现南岳区范围内,先后共有邺侯、卢潘、集贤等书院17处。若将南岳七十二峰的书院都算进来,较有影响的书院不下百所。

  这些书院不仅吸引众多学者前来讲学、交流,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湖湘学派和湖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初,南岳衡山景区推出书院文化之旅新线路,为南岳旅游注入更多知识性、科学性和参与性。书院文化之旅分批次开展冬令营、夏令营,得到省内及大湾区众多青少年喜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