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湘江副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9月07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原湘江“面貌”,看见立体的文明

  张卉

  《湘江》(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张伟然教授的轻学术作品,它以湘江为线索,分析了湖湘一地自古以来文化与自然的共生和互动。

  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中,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有切实可辨的轨迹的,河流、山脉乃至气候、生态等等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一时一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居民性格、文化程度……而千百年来的人类活动,也将反过来对地理环境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不断交叉互动的历史文化进程。

  本书正是基于这种视角写成。张伟然教授通过考辨大量历史文献,试图还原先秦以降的历史长河中“湘江”的面貌,以及以它为原点的湖湘文化的发展轨迹。在书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无论是真正的那一条源远流长、滋养一方的浩渺大江,还是文学艺术作品中被符号化了的“潇湘”,都在深刻影响着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湖南,这种鲜明的互动,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上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研究价值。

  比如说,湘江之于湖湘大地,既是滋养万物的水源,也是沟通南北的水道。作为水源,它直接影响着千百年来本地的经济结构:重农务本,而“无饥馑之患”,亦“无千金之家”,正所谓“湘川之奥,民丰土闲”。湘水给予湘人沃土丰田,使得本地百姓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都处在较有余裕的生活状态中,安居乐业的同时却也缺乏“勤劳勇敢”的动力;直到人口逐渐增长到超出土地负荷,清中叶之后,地方志中才逐渐出现了“终岁勤动”的记载。

  而作为水道,湘江处在沟通岭南和中原的关键位置,它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唐人称“湖南清绝地”,又慨叹于“潇湘逢故人”的意外之喜,正是因为当时此地交通不便,山重水远。直到清末,谭嗣同还在与友人的书信中直言“溯自三十年来,湘人以守旧闭化名天下”,这也与湖湘和外界长期闭塞不通大有关系。

  不过,谭嗣同本人又正是一位终身以革新除弊为己任的湘人,与他同时的还有郭嵩焘、曾纪泽乃至宋教仁、黄兴、蔡锷诸君,皆奔走于求新求变。对此,张伟然老师不由得带着自己也身为“出湖”湘人的感慨和骄傲写道:“有一点很明显的是,湘人若趋新起来比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更趋新……如果我们却顾湘江流域的地理环境,有谁能说这一点不是受到了那一方水土的刺激呢?”

  诸如这样勾连古今、视角宏阔的分析,在书中还有很多,涉及湖湘的经济结构、地域性格、学派传承、民俗流变等诸多问题,同时也从浩繁的史料中勾勒出了一个既形象鲜明又难免有些“刻板印象”的湘江意象。这种文化与自然的互动真实而迷人,是历史齿轮转动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痕,指引着我们找到更多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线索。

  因此,《湘江》的讲述虽主要围绕湖湘一地展开,最终想要关注的问题却不仅局限于一个区域。这本书一方面可以为所有对湖湘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概览、一种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更多对历史地理学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提供一个样例、一种导引。

  此外,这本书还有一个颇为鲜明的特色:它的行文中不仅有着翔实的引证和严谨的论述,还有着澎湃的热情。张伟然教授出生于湖南安仁,虽求学、工作于沪上已三十余载,但内心深处仍存有对湖湘这方土地和文化的深刻认同感。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的:“想必读者看得出来,这本书我是用了心写的。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天人交战。又想把对乡邦故土的情感融注进去,又不愿丧失学者的立场。总体上还是很克制。”

  也正是这份“克制”,保证了这本书的言之有物,可以如静水深流般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读者娓娓讲述湖湘风土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关注、认同和向往。这或许就是一位学者恋慕故乡时,那种“为之计深远”的深情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