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9月0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决民歌文化发展困难关键在民
——从桑植民歌看文旅到文化交融

  程景昱

  桑植县地处湖南西边陲,是多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聚居地,被誉为民歌之乡。千百年以来,桑植人民将生命、生产与生活融入桑植民歌,用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信念、情感和追求,作为诞生于桑植人民日常劳作生活中的音乐艺术,桑植民歌的内容包含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反映了桑植人民独特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方式。

  除开民歌之乡的美誉之外,桑植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万里长征出发地。大革命时期,桑植有2万多人参加红军、游击队、赤卫队,5000多人血洒沙场,光荣牺牲。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桑植的每一寸土地,也孕育产生了成千上万首红色歌曲。《马桑树儿搭灯台》《门口挂盏灯》等一首首桑植民歌中的红色歌谣,既是桑植民歌在大革命时代背景下结合环境变化发展的体现,又是革命时期桑植人民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的表现,展现了桑植民歌作为“人民艺术”持久与强大的生命力。

  桑植民歌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即兴创作,作为歌曲基底的则是人们在劳动或者表达情绪过程当中所哼唱的“调调”,又称曲调,这些曲调以及随口创作的歌词在民间自然传唱、互相传播并保存下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各地专家学者与当地老一辈文化工作者辛勤地甄别整理,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了解到的山歌、号子、小调、桑植花灯、风俗礼仪歌、革命歌曲6种各具特色的民歌体裁,并赋予一个总体性的称谓“桑植民歌”。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桑植民歌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党和国家的文化保护政策指导之下,一代代文化工作者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工作当中,让一首首桑植民歌脍炙人口,蜚声世界,其优美动听的旋律被音乐专家誉为“流金溢彩的金色旋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桑植民歌曾具备的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都在人民的生活中逐渐淡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桑植民歌逐步被其他精神表达的载体取代。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桑植民歌慢慢地与时代拉开了距离,逐渐脱离日常生活的运用。在这过程中,桑植民歌虽然绽放出了独特的艺术色彩,却在“民歌”的内涵上逐渐失去生命力,其很大程度不再是由人民自发传唱与发展的人民语言,而仅仅被民众当作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演。对于发展桑植“民歌”文化来说,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于桑植民歌作为旧的精神表达载体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文化的矛盾。

  人们传承什么,或者愿意传唱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使得桑植民歌逐步被其他精神表达的载体取代,成为一种相对旧的载体,而桑植民歌的文化土壤则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出消失的态势,由于大多数民俗文化并不是为市场所服务的产品,大部分民俗文化在市场背景下的发展难以为继,而要在信息化的当代重新激发民歌的艺术活力,那就必须在民众之间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并加强民众对于文化的认同和保护,一味盲目地顺从市场而对文化进行“创新”或“改造”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得民歌所蕴含的优秀精神文化消失而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

  桑植民歌文化的生命力根源于桑植人民,桑植民歌所显示的安居乐业的传统精神,与其在国家危亡之际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皆是发自人民内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体现。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不仅仅在于传承文化的形式,而在于让传统文化优秀的精神内涵在当今时代能够发挥其重要价值,而达成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就是让民众真正地认同,让民众去自发地传承并有能力创造新的优秀文化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互联网展现出了强大的传播能力,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地政府看重的地方发展方式之一。“文化+旅游”的守正创新之道,在于孜孜以求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营养,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旅游内容和内涵,借助自然禀赋、科技创新为文旅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古意十足、创意丰富、诚意满满、生意红火的旅游产业。

  然而,桑植民歌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审美志趣之下,可能会面临着不同风俗下或者是新时代艺术文化背景下审美价值不相通的问题,如何利用桑植民歌之旧名称打造新时代之新名片?如何利用桑植民歌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打造独具特色的桑植文化旅游?这不仅是摆在桑植人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新时代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文化建设既不应该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完全复现,也不能够完全放任其随时代自然变化,前者不具有可能性与合理性,而后者则可能会使优秀传统文化失去文化土壤而渐渐消失。文化建设的问题不仅仅是建设什么样文化的问题,更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建设远远并非一个地方的事业,而是中华民族整体性的事业,即使无法要求不同的人们具有相同的审美,但通过本地的文化事业建设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并对其他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对其他同胞过往的或现在的生活产生兴趣,并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表达自己的关心与兴趣。通过各地各自的文化建设相互整合从而最终能够形成一种有益于整体文化建设的新的文化氛围,使部分之和产生部分之外的效益。在党的理论指导下建立一个文化交融背景下优秀的文化建设机制,让人民创造文化,享用文化,以此让人民能够自发地发挥文化主体作用,并能够从文化中获得优良的精神享受,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只有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把握“民”的核心地位,推动人民的文化建设,发挥人民重要作用,才是守正创新的文化建设之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