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遍布“棘手事”“矛盾窝”。
桂阳县舂陵江镇星堂村地处三镇九村交界处,村情复杂。从镇村干部头疼的矛盾“重点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治理的“样板村”“示范村”,星堂村做了一番探索。
星堂村“缺水”,历史由来已久,村里水利条件非常差。由于村里缺少“活水源”,村民不敢发展规模种植养殖,现有的耕地也大面积抛荒,村民之间矛盾突出。
如何保障用水——成为星堂村基层治理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用水问题,村里也想过不少办法,但都“治标不治本”。2023年6月,与村子毗邻的古楼水电站承包到期。
“此前水电站由个人承包,为了收益最大化,水电站日常以发电为主。”村支书罗泽干心想:如果水电站能由村集体承包下来,不但可以有效解决村民用水问题,还可以为村集体拿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想法虽好,可资金哪里来?村支书罗泽干与副支书罗式兵顶住压力,个人借资40万元缴纳了报名费。同时积极向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多方筹资,终于黄天不负苦心人,拿到古楼水电站经营权。
水电站丰水期用来发电,旱期就保供水,每年可保证灌溉用水1600亩。用水问题迎刃而解,村民们喜笑颜开。种粮大户彭理飞直言:“现在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加油干!”去年彭理飞扩种200亩晚稻,成功实现增收4万元。
村集体造血功能也大大增强。罗泽干算了一笔账,每月发电5万度,去年光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52万元。罗泽干乐呵地说:“村集体经济有了活钱,我们又用集体资金反哺民生建设,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
基层治理之难,还难在如何有效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星堂村每年联合两县三乡,组织开展“睦邻友好会”,借助“睦邻友好会”的平台,协调解决边界问题,村民们在会上共提建议,共谋区域发展,实现边界村和平共处、互通有无,受到群众一致点赞。
不仅如此,星堂村充分依托“支委会、支村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四会治村”模式,有效拓宽了当地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将干部讲群众听的“一言堂”,变为群众可诉可说的“群言堂”,把“谁来解决、怎么解决、何时解决”交给群众代表讨论决定,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落到实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李卓林 肖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