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虹波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根据《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达2.32亿,组建了135万支志愿服务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力量,加强党建引领高校志愿服务,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党建引领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确保正确航向。近年来,高校内外党组织开展一系列关心关注社会民生活动,也表扬表彰了一批批奉献社会的先进人物,让更多青年一代大学生感受到服务社会志愿精神的价值与意义。由于高校志愿服务涉及校内校外,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班团组织都有具体分工及职责,所在社区、当地政府、园区企业都是联动育人的实施主体,协同推进,广泛参与,较好地保障了项目落到实处,产生成效,从而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内外部支持和发展动力,产生一大批服务基层、奉献社会青年志愿者群体、典型事迹,使高校青年一代大学生志愿活动参与者切身体验并真正感受到志愿精神符号与意义体系。更多的青年一代大学生主动投身于高校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本领、坚定信念,同时也激励了大学生志愿者自立自强、敢闯敢试,争当社会发展先锋,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向而行,在增进社会民生福祉中实现自我价值,展现出青年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采。
党建引领为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激励保障机制。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治理高效、良性运行的根本保证,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协调涉及志愿服务的部门,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比如可以有效统筹校团委、学生处与教学部门积极参与,联系所属社区、街道提供更多校外志愿服务岗位。同时将学生志愿服务列为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内容之一,在荣誉评定中强化志愿服务的引导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群体关注公共事务、从事志愿服务的兴趣和能力,更加注重德育,不单纯“以成绩论英雄”。应建立完善一套规范学校共青团领导下的志愿服务运行体系,加强对各二级学院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评价考核,并将其作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践教学项目,充分调动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指导,促进从“点”到“面”到“体”的全方位融合,与所属地区系列党建互动,真正将高校志愿服务的激励与褒奖落到实处。
党建引领助力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社会化”作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条重要经验。志愿服务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于校园环境中,缺乏对社会运行中具体公共事务的了解,难以深度参与到中国社会基层具体社会治理领域。而高校志愿服务与校内外系列党建活动形成互动工作机制,有利于青年一代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深度了解中国基层社会民情民意及运行规律、治理特征,培养青年一代大学生对社会公共问题的兴趣和关注度,从根本上保证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方向,与区域内、属地党建系列活动相对接,实现高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对接协同,增进学生对于服务岗位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拓展高校志愿活动的空间场域,更好地激发他们奉献社会、改造社会的深层动力,在志愿活动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为人民服务中办好事、办实事,锻造基层社会治理后备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通过党建引领来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和规范,有利于推进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性功能定位,让高校志愿服务助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打通高校党建融入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的现实进路,处理好“在哪做”“如何做”“做得好”等问题,为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举旗帜、明方向、引道路,让青年一代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在服务人民大众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青年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