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时事·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8月0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韧性安全城市
增强城市居民“幸福感”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将针对城市发展中最迫切最突出的韧性安全问题,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一座城市,如同一个庞大的生命体。人们生活在这座立体铺开的“钢铁森林”中,享受着配备齐全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快捷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目之所及的发达繁华,展现着城市的勃勃生机和源源动力。然而,今年6月下旬以来,全国多地因持续强降雨而出现汛情,让大家直观感受到现代化大都市的脆弱一面。造访频率越来越高、存在感越来越强的极端天气,也促使我们慎重审视城市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对建设“韧性安全城市”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外部风险来临之前不会“敲门”。建设韧性安全城市,必须提高城市感应不确定性的能力,增强对各种危机的“预判力”。目前,长沙、合肥、南京等多个城市正在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自今年汛期开始,长沙内涝预警系统进行6次暴雨推测推演,在雨量雷达有效覆盖范围内平均命中率68%以上,为城市防涝调度提供技术支撑。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就是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主动防控转型,进而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保持张弛有度、井然有序。

  城市发展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需要通过一次次更新保持生命力、提升安全度。每到雨季,“到我的城市来看海”的嘲讽,其实是很多市民对城市内涝的无奈。改造排水管网、提升排水能力,完善城市积水内涝治理体系,也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日前发布的《行动计划》,既聚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心项目”,也落实城市洪涝治理、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等“里子工程”,体现着系统性思维和长远性规划的智慧。补齐功能,更新肌体,让城市拥有抵御“非常态状况”的准备,才能以“常态化的行动”换“安全的常态化”。

  “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城市将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有智慧,百姓将更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