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晗
人们常说,健康是“1”,其余的一切是后面的“0”。没有“1”,就没有一切。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国民健康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对多元化、个性化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乘势而上、扬帆起航,正稳稳驶向一条发展的“黄金赛道”。
市场的春风劲吹,产业布局的步伐也在加快。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将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列为1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按产业门类细分为医疗器械、中医药、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医疗服务等五大领域。
目前,湘江新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链总产值为865亿元。培育了包括楚天科技、三诺生物、圣湘生物等在内的9家上市企业。丰硕的成果,折射出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一头连着技术研发与创新,一头连着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这一新兴产业又将如何进一步攻克技术“山头”,向更广阔的市场“蓝海”进击?
科技攻“尖”攀新高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考察时强调,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更是如此。
6月21日,走进位于湘江新区的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目光所及之处,一台台血糖仪、一根根检测试条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快速封装下线。
流水线高效“开跑”,高科技“魔法”加速释放。
仅需一滴血,短短10秒钟,即可快速获取血糖尿酸值。在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了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EA-19血糖尿酸测试仪。这款血糖尿酸测试仪应用了先进的新型银碳十六电极设计,不仅具备血样量检测、二次校正功能,更能有效避免血氧、抗坏血酸等多种内外源物质的干扰。
依托海量数据,构建智慧医疗平台,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医疗服务,三诺生物正从“中国血糖仪普及推动者”向“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转型蝶变。据悉,2023年,三诺生物研发投入3.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8%。
穿行在湘江新区,许多全新落地的创新型企业正逐步充实医药健康的“空白区域”。
近年来,我国线上线下零售药店增长迅速,但大多数药店仅能提供最基础的购药服务。湖南达嘉维康医药有限公司瞄准市场“缺口”,成立湖南首家“特门”药房,开始深耕慢病药房业务。
达嘉维康医药以“慢病管理+专业服务”为独特优势,另辟蹊径打出“医药分销、专业药房零售、专科医院”组合拳,连续多年获“十大 DTP 药房”荣誉。目前,拥有连锁药房近2000家,经营药品品规达2万余种,服务患者10万余人。
除此之外,该企业还通过“互联网+药品流通”模式扩宽赛道,建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健康产业链。
走进达嘉维康医药智能物流中心,仿佛置身一个高效运作的“智慧大脑”。在这里,传统的“人找货”升级为“货找人”——在收货验收区,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下订单给WMS(仓库管理系统),WMS下指令到WCS(仓储控制系统),从而驱动高架立体库的堆垛机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在高架立体库,同步接收到该指令的AGV(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把货取出,再分别运送到分拣台和一楼零货库,整个流程“丝滑”而迅速。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融合了“智能化仓储硬件+数字化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入、存、出”流程一体化、“人、机、物”数据跨部门共享、业务高度协同。
目前,中心作业能力可达日处理订单2万条,日吞吐量2万件,全省终端配送4小时服务响应;年吞吐量可达500万件,仓储容量40万件,能完成年销售额150亿元左右货物的存储与全国配送。
走得快不是目标,走得远才是努力的方向。
2023年,湖南印发《培育大健康产业工作方案》,提出聚焦健康医药生产、健康器材制造等领域,推进健康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大健康产业培育成湖南战略性支柱产业。
从市场体量的增长到科技含量的提升,湘江新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近日,湘江新区正式与湘江实验室陈晓红院士、上海东方医院刘中民院士团队签订了关于干细胞生物智造和精准健康管理项目的协议,主要业务包括干细胞生产工艺优化、干细胞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系统、干细胞精准医疗等,共同推动新区细胞产业升级。
可以预见,强化创新驱动,扎实推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为湘江新区打造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提供强大助力。
“链”上生花拓赛道
瑞士的医药产业自20世纪初就开始崭露头角,并且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医药研发和生产中心,被称为全球“制药心脏”。
这个国土面积仅4.1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是如何办到的?答案是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等世界顶级的科研机构,为瑞士输送了大量的生物医学人才。此外,在巴塞尔地区,900多家生物医学公司和研究机构扎根于此,覆盖了从基础学术、临床前期和临床研发、政策监管、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法甚至到商业运作的整个运营周期的发展要素。
由此可见,一个地区要想“既有参天大树,又有灌木丛生”,关键在于形成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让项目“串珠成链”,释放发展动能。
这些年来,湘江新区围绕动能培育、项目招引、发展环境、企业服务、品牌建设等环节精准发力,着力构建以中药、医疗器械为核心,化学药、生物药、医药物流、高端服务为支撑的产业格局,推动全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今年,湘江新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链办公室(以下简称“链办”)已累计外出招商30余次,重点推进在谈项目落地。放眼梅溪湖畔,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内,长沙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22栋主体建筑拔地而起,毗邻的爱尔东方眼谷、亿达健康科技产业园、泰康之家·湘园、市口腔医院(河西分院)、市妇幼保健院(河西新院)等项目热火朝天。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个又一个医药产业项目争相落位,为湘江新区带来了发展质量和速度惊人跃升。
任何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湘江新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的爆发,背后是全区努力付出的结果,包括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对产业布局的谋划水平、对企业扶持服务的力度和温度。
据了解,为搭建政企沟通渠道,服务企业发展,链办今年累计举办政企交流会8次,开展生物医药企业专场路演活动2场。在项目土地挂牌、项目建设、企业融资等方面,切实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4月9日,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链政企早餐会上,链办负责人为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和建设,协同土储、资规等相关部门,对已签约项目华润医药商业湖南区域总部及区域物流中心、海润生物智慧诊疗产业园等进行专题调度,疏通项目用地挂牌堵点。当月,两项目用地成功挂牌,目前已双双完成土地摘牌。
“新区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行业的布局,还有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都非常完善。在这里可以找到我们的供应商,也可以找到我们下游的一些客户。”5月20日,湘江新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供需对接会上,圣湘生物产品经理史美玉不吝夸奖,坦言后续将跟新区其他企业进行深入对接。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湘江新区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9年,湖南瑞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并落户湘江新区。作为一家致力于生产和研发眼科器械原材料、眼科高值耗材、视力保健等专业眼科产品的企业,一直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向同行、惺惺相惜。
“瑞生落户新区,也是希望在更近的地方和爱尔眼科展开更多合作。”瑞生医疗政府事务负责人刘庆玲多次向爱尔眼科抛出“橄榄枝”。
在湘江新区的“牵线搭桥”之下,5月下旬,瑞生医疗与爱尔眼科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总投资20亿的瑞生医疗眼科器械及生物材料研发产业基地正式落户爱尔国际眼健康科技产业园。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据介绍,今年湘江新区还将继续推进如“东方眼谷”、创美大厦等产业项目建设,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出“湖”向海创未来
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平台,湘江新区瞄准的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和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国际影响力”和“世界级”这两个关键词,决定了其竞争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存在和延续的价值支柱。湖南企业要驰骋海内外,首先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金字招牌”。
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要进一步挖掘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
5月10日至14日,中国品牌日活动上,九芝堂、三诺生物等新区企业登上“国字号”品牌盛宴。其中,三诺生物行业首创的便携式全自动多功能检测仪iCARE-1300,生动展示了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湖南品牌的创新成果,映射出湘江新区乃至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
一个行业的爆发期,往往就在短短的几年之内。驶入发展快车道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当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崛起?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极目全国,上海已成为国内生物科技的引领者。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介绍,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逾9337亿元,同比增长4.9%。目前国际排名前20位的药械企业当中,有18家将中国区的研发或者生产总部设在这里。
尽管目前湘江新区产业链已“百花齐放”,“医药湘军”品牌在国内也名头响亮,但对标上海等产业发达地区,仍显势单力孤。
奋起直追,不晚;方向明确,路阔。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沙都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些年积极参与“国际对话”。
今年4月,长沙市委市政府聘请法国、德国、欧洲科学院院士及国际著名分子生物物理学家埃里克·韦斯托夫(Eric Westhof)为长沙生物产业领域的国际咨询专家。针对公司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平台建设及人才储备,都正生物现场“取经”“学艺”,收获颇丰。
湖南人,天生拥有开阔的胸襟和宽广的视野。
在印度尼西亚,圣湘生物与当地合作共建的本地化工厂,正在加速下线印尼人民用得起、用得好的医疗产品。印尼卫生部部长布迪·古纳迪·萨迪金(Budi Gunadi Sadikin)对普适化、全场景化的“圣湘方案”给予高度认可。
从单一产品到系统方案,圣湘生物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研发了一系列精准诊疗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形成集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分子实验室共建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拥有1300余项全球权威认证,产品与服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家医院和实验室。
离圣湘生物仅3公里远的三诺生物,同样已经成长为植根新区、走向世界的全球化企业。目前,该企业在全球建设以长沙为创新总部的7大研发基地、8大生产中心,在全球拥有超过2500万用户,业务涉及135个国家和地区。
以圣湘生物、三诺生物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湘江品牌”,托举湖南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版图的发展提速,生动呈现着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效应,一个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正在山水洲城加快构建。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随着一个个大项目落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形成,湘江新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必将呈现出愈发欣欣向荣的态势,“千亿级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的脉络亦将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