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琼 廖金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构建中国叙事体系需要明确“破”什么、“立”什么,怎么“破”、怎么“立”,以及正确处理好“破”与“立”的辩证关系。这一系列问题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必须要厘清的重点。
“破”什么与怎么“破”
所谓“破”,就是打破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中心论”。长期以来,部分西方国家凭借超强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设置议题、操控媒体进而左右舆论、影响人心,很大程度掌控着“秩序”“正义”“自由”“民主”“人权”等话题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构建出一整套唯我独尊、非此即彼的叙事框架。如此“叙事”,目的就是使非西方国家甘做西方的附庸或者在话语霸权之下被妖魔化的两难境地。
由于部分西方国家长期掌握着政治、学术、新闻等诸多话语权,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政界、学界、传媒界对中国问题和中国故事的诠释并不客观。甚至,个别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用“中国威胁论”“中国例外论”等不实言论抹黑中国形象。
在基于国际话语权依然“西强我弱”的背景,我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叙事体系,从根本上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虽然这必将会遭受来自西方叙事话语霸权的打压和围堵,但是从长远看,必须鼓足勇气,拿起无形的话语武器,讲好中国故事。
“立”什么与怎么“立”
所谓“立”,就是基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和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成功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构建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基础、能被世界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中国叙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体而言,就是要讲清楚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讲清楚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及其在世界发展中的贡献,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使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效果好的原因在于:从叙事的内容看,首选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故事,如用“丝绸之路”的理念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叙事的风格看,首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句讲述中国道理。例如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功以才成,业以才广”“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等经典,提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的人才观。从叙事的立场看,首要立场是人民的立场,提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创新性地发展了“民本”思想。例如秉持“和合共生”的文化精神和文明观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为人类和平发展和文明共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当前,中国正阔步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迫切呼唤构建融通中外的叙事体系,达到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目的。中国叙事必须体现叙事主体的人民性、叙事内容的真实性、叙事主题的时代性、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必须展现严密的叙事逻辑、丰富的叙事文本、高超的叙事技巧。因此,在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叙事导向;必须秉持实事求是原则,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叙事内容;必须树立守正创新意识,用多种叙事方式为中国形象赋能。
正确处理好“破”与“立”的辩证关系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立”与“破”是事物发展的两个环节。事物发展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就是由立到破再到立的过程。是先立后破还是先破后立,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破”要以“立”为目标,“立”要以“破”为前提,“破”的同时必须“立”。根据当前国际话语的主导权还在美西方手中的客观现实,当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边“立”边“破”。“立”了才能更好地“破”,“破”了才有利于“立”。我们如果不主动出击,不主动占据话语权,话语权就永远难以建立。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奢望短时间内能占据话语权,但我们要有占据话语权的勇气和信心。政界、学界、民间同时发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中国叙事体系肯定能建构好。
当前,我国叙事体系存在叙事主体较单一、叙事逻辑不够明晰、叙事技巧有所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要形成官方和民间共同发力的多元化叙事主体;要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世界的共同追求,主动设置国际话语议题,搭建明晰的逻辑体系;要求同存异,提升叙事技巧,提升叙事的感召力。尤其在叙事技巧上,要在保持中国特色、展现中国风采的基础上,要根据国内外不同受众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以及信息消费习惯,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备国别特征和时代特点的表达方式。
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既是文化自信,也是文化自觉。中国叙事的目的不仅是向全球传递中国声音,而且是通过以中国故事为核心的叙事在全世界建立沟通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能够“立”住的坚实基础和丰富素材。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时,我们要审时度势,时刻把握好“立”与“破”的进度和力度,不急于求成也不畏首畏尾,边破边立、边立边破。
【作者均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基地成员。本文为2023年湖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重点课题“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叙事体系研究”(23ZDBM1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