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锋 罗艳波 周 俊
乡村6月,姹紫嫣红,新化县文田镇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层层叠叠的梯田插满禾苗,果园采摘络绎不绝,美丽屋场花团锦簇,农产品加工、农家乐等“农”字号产业发展来势喜人。镇党委书记邹益兵笑着说:“产业活了,村庄美了,条件好了,乡村振兴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近年来,抓住乡村振兴契机,文田镇立足本地资源和发展优势,突出党建引领,采取“五驾马车”齐头并进模式,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打造新化版“富春山居图”。
“一马当先”,打造产业兴旺新高地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文田镇结合地理优势特点,发展了多个农业产业规模种植基地,有高山蔬菜、黄精种植、水果种植等,其中黄精种植达近4000亩,在全县位居前列,学习其他地方先进发展模式,引进一批先进农业企业,如湖南标卓科技有限公司、新顺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既发展了农业,又起到了示范带头效用。同时,在全镇推行“村+合作社+农户”新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农民通过流转土地、资金投入等多种方式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引领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并为种植户提供从种、收到销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全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户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骑马看花”,打造生态宜居新胜地
作为传统工矿型乡镇,因特定的历史环境,文田镇辖区内杨家山曾受到无节制开采。几十年的粗放式开采导致杨家山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造成了下游的上横溪、付公坳、大田等村污染严重。为此,镇党委确立了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思路,明确以“三手抓”,持续推进生态恢复和保护,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抓关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污染源头企业“两断三清”;二抓修复,先后争取1800万专项资金,对杨家山进行整体生态修复;三抓转型,改变发展方式,鼓励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三项重点任务,努力让农村绿起来、美起来。同时,在农村环境治理实施上下功夫,在发展绿色农业上下功夫,在提升农民环保意识上下功夫。通过两年来的持续治理,文田境内所有的污染矿业均已关闭,生态修复正稳步推进,各村人居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全镇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快马加鞭”,打造乡风文明新福地
为提升乡风文明,文田镇以“五入手”为重要抓手,把弘扬传统道德与培育文明新风结合起来,引导全镇村民热爱生活、健康生活。从学校入手抓,从课堂上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并通过学生来引导家长,打造文明家庭;从“三长制”入手,发挥60名片长、116名组长、362名邻长的积极作用,对全镇68个网格进行全面管理,采取“敲门行动”入户宣讲,并下发传单和道德手册,解决农户思想问题;从志愿服务入手,各村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帮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解决生活不便问题,营造文明新风浓厚氛围;从树立典型入手,通过评比,表彰一批“最美家庭”,并制作牌匾予以张贴,促发你追我赶的氛围;从屋场会入手,由班子成员亲自参与沟通,面对面和群众交流,零距离交心,既统一群众思想,又解决了难题,加深了干部群众的鱼水情,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通过“五入手”,全镇均涌现出了一批批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乡村文明风貌有效改善。
“马不停蹄”,打造乡村治理新阵地
文田镇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立了基层治理“三条线”。第一条线就是建章立制,推进工作制度体系化,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以党建促成效;第二条线就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将一批年轻干部选派到各村担任支部副书记或支书助理,既培养了年轻干部,又强化了村班子建设;第三条线就是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各村“积分制”管理制度,将筹工筹劳、出让土地、爱心捐资、义务帮扶等纳入积分管理,每个季度将所有农户的积分予以公示,年终按积分多少对农户进行表彰,再从村集体经济中按积分多少予以分红奖励,让积分制真正惠及所有农户。文田镇“积分制”管理被编入国家乡村振兴局典型案例。
“开足马力”,打造生活富裕新宝地
近年来,文田镇确立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以打造芭蕉山景区的首要目标,勾画了全镇旅游发展蓝图,形成了“旅游+产业+民宿”发展模式。将农业与文化、乡村旅游、乡村休闲等深度链接,打造生态农业、田园乡村、生态乡村,吸引游客。短短三年中,文田镇争取中央彩票专项公益金715万元,统筹资金260万元,自筹资金560万元,全部用于发展芭蕉山景区建设。目前,芭蕉山景区已初具雏形,形成了梯田观景区、蕉溪谷景区、星空露营基地等3个核心景点。同时,芭蕉山景区作为“康养胜地”已列入了新化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下一步文田镇将以创建标准化景区为目标,积极争取将芭蕉山景区创建为国家“3A”景区,以美景引客、多业态留客,促进村民和地方增收。
坚持党建引领作为根本,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因地制宜,文田镇形成了乡村振兴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琪介绍:“将以久久为功的理念,坚持生态赋能,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