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列车效应”和“内力”支撑,导致雨区重叠、夜雨特征明显。气象专家解读——
此轮降雨为何极端性强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张倩

  从6月21日开始,湘北、湘中出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桃源县夷望溪镇24小时降水量达到了380.9毫米,刷新当地降水历史极值。此轮降水落区在湘北、湘中一带集中重叠,大部分的雨下在夜里。

  6月23日,气象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列车效应”和“内力”支撑,导致此轮降水呈现出累计雨量大、落区高度重叠、夜间降水明显加强、次生灾害易发、南北天气差异大等5个特点,落区集中重叠区要加强防范,特别是要做好夜雨防范准备工作。

  “列车效应”导致降雨极端

  “‘列车效应’是一种气象现象。”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刘红武说。通俗讲,就好比人站在一节节经过的列车面前,接连不断地感受到一节节车厢经过时带来的巨大声音和冲力,影响效果不断叠加,导致危害加剧。

  刘红武解释,此次降水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形成了“列车效应”,造成该地区出现长时间降水。

  此轮降水的另一个极端性是落区在湘北、湘中集中重叠。刘红武说:“这主要是副高强盛,脊线北界稳定维持在湘北、湘中一线,北侧的切变线也处于稳定少动状态,再配合高能高湿的环境,使得此轮降水过程落区集中重叠。”

  “内力”支撑导致雨总下在夜里

  “夜雨”也是此轮降水最明显的特征。从气象来看,“夜雨”是指20时到次日8时这个时段的降雨。

  “夜雨增强,是因为有充沛的水汽作为‘内力’支撑,导致夜间急流加强。”刘红武说,夜间急流加强,为降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充沛水汽。

  除水汽外,迅速升高的气温也是夜雨形成的重要推手。刘红武介绍,湖南雨热同期,雨季也是气温迅速升高的季节,白天升温快,能量蓄积,蓄势待发,傍晚开始,高空气温下降,与地面的温差逐步拉大,云层上冷下热,于是低层较暖的空气上升冷却,凝结成雨,导致夜雨增强。

  未来十天仍是雨水集中期

  据刘红武分析,未来十天湖南仍处于雨水集中期。据气象预报,6月25日至27日暴雨区集中在湘北、湘中,6月28日至30日降雨逐渐南压。未来一周,湘北、湘中有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气象部门预测,本轮降雨综合强度与2017年6月23日至7月2日的“特强级”暴雨过程基本相当,极端性强。

  “从延伸期看,湘北雨量仍然偏多。”省气候中心预测科高级工程师曾宇星博士说,预计7月2日至7月21日,湘北雨量偏多1成,湘中接近常年,湘南偏少2成以上。 

  气象专家提醒,要加强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湘江中下游要加强防范流域性洪涝风险,湘南要防范滞后性地质灾害风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