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万丽君
自正式提出以来,“新质生产力”这一富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新概念,不仅是国内理论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词,更引起国外关注和讨论。法国《欧洲时报》、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等众多国外媒体均表示出对“新质生产力”的关注,不少国外学者专家还纷纷撰文进行分析解读。
这不是孤例,“读懂中国”正越来越成为世界热衷讨论的话题。近年来,无论是“国潮风”席卷海外、“汉语热”持续升温,还是跨国企业高管掀起新一轮“来华潮”、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不断增强……各方观察视角、聚焦领域虽不尽相同,但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是:望向东方、聚焦东方的目光越来越多,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正日益提升。
有专家表示,国际话语权争夺,“谁在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所谓“弱国无外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今日中国的“引流”体质,自然是有硬实力作为支撑。数据显示,党的二十大召开时,吸引了约750名外国记者参与采访报道。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全球唯一制造业全产业链国家,拥有全球最具潜力与活力的市场,越来越多人渴望倾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态度”,“全球资讯”当然会为中国留出版面。
落后就要挨打,失语难免挨骂。直到今天,“中国音量”与“中国体量”不相匹配的困境仍未完全破除。比如,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几乎每年都推出中国元素产品,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表达却并不上心,僵化理解和生拼硬凑设计出的作品,让人在难以共情的同时,也担忧中华文化被误读、误传、误解。诸如此类的“拿来主义”,无疑是一种提醒:我们比以往更容易“上热搜”、被围观,但手中的麦克风还不够多、音量还不够响,必须加快步伐,积极“为自己代言”。
如果说,旧中国积贫积弱、失声失语在所难免,那今日之中国早已“换了人间”,理应去争取与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故事振奋人心,以自信发声为国家正名,用创新表达为传播添彩,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才能逐渐跟上大国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