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住好心态,自信上考场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冷兰玉 石荣

  “自信从容、平和放松的好心态,才能更好应对高考。”6月5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少心理科主任周亚男提醒广大高考考生及家长,越是应对大考,越需规避情绪的波动。

  作为一名儿少心理科医生,周亚男见过许多考前焦虑,心态失衡的考生和家长。

  比如,有的考生在考前容易变得暴躁,看什么都不顺眼,像吃了“炸药”一样。家长需及时引导其摆正心态,调整对高考的心理预期。

  “但有的考生则容易变得优柔寡断、杞人忧天。”这类考生在考前,总会时而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好,时而又开始害怕自己在考场上遇到不会的题目。这类考生需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棒,我已经准备好了”。

  “当然,有一类考生属于‘提前解放’型,一点书都看不进,但其实看到别的同学还在冲刺,自己又很不安。”周亚男认为,适当的焦虑在考前是有益的,建议考生还是应保持稳定的状态,不要立刻松懈。

  对于考前易失眠的考生,周亚男特别提醒,应激、紧张和焦虑是诱发失眠的常见因素。放下对睡眠的过度担忧,放松心态可以缓解上述因素带来的不良效应。若有必要,可尝试使用短期见效快、副作用小、后遗作用小的药物。但用药方面一定要谨遵医嘱,避免负面效果影响考试发挥。

  “高考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家长拥有正面情绪至关重要。”周亚男认为,家长的正面引导很关键,切勿自乱阵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有的家长在这期间没事就嘘寒问暖,一会儿端牛奶,一会儿递水果,把自己的焦虑也传染给了孩子。”周亚男认为,父母应该进行自我调整,不必过多关心孩子,满足孩子正常需求即可,不要刻意营造“高考氛围”。

  有一些家长喜欢在考前增加对孩子的负面评价,认为可以激发出更大的应试决心。殊不知,在最后关头,“激将法”只会适得其反。

  但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平时性格开朗活泼,有说有笑,学习成绩也好,因此觉得孩子的心态特别好,不需要关注,从而盲目自信,忽略了孩子面对这一重大时刻的心理感受。

  “请各位家长一定要多加留心。一定要及时询问孩子的感受,了解他们是否在倔强地硬撑,以及是否需要家长提供帮助。”周亚男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