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慎毅
5月20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爆料,大雨天广东梅州西高铁站不让乘客进候车室。之后,记者就此事联系上梅州西站,一名工作人员在查看视频后表示,视频发布时间在早上6点20分左右,“但是我们是6点半开门”,为了让乘客躲雨,“正式开门营业时间比平时还早了五分钟”。
“正式开门营业时间比平时还早了五分钟”,从这名工作人员的回答中,我们甚至能嗅到一丝“无辜”的气息,即“我们不仅没有耽误正常的工作,还提前给乘客开了门”。可是,这能否说明高铁站的人性化呢?显然不能。如果相关人员能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安排好开门时间,或第一时间响应雨情接纳旅客进站,是不是更好呢?
近年来,不管外面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一些服务单位上下班和午休时间始终雷打不动,如此按部就“班”引发公众不满。有些火车站,工作人员吃饭时间不让旅客进候车厅避雨;有些景区,工作人员以下班清场为由拒绝游客进景区门内躲雨;还有些政务服务窗口,即便面临办事群众大排长龙也舍不得多开几个窗口……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为方便群众特事特办,能有多大困难?又能造成多大不良影响?我们常常说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一些单位无视特殊情况关门拒客,说到底还是不想增加工作量,或怕服务不到位、安全出问题,进而影响单位业绩。这显然不是正确政绩观的体现。
事关群众冷暖的事情,容不得半点“小心思”。各服务单位须从民生“急难愁盼”出发,增加一份“人文关怀手册”,并将其制度化。对于类似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等非常态天气,对于群众迫在眉睫的办事需求,不妨拿出特事特办的调度办法,让大家不再因为单位到点关门、工作人员按部就“班”而颇感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