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许多年前一个炎炎夏日,我从家里出发,挑着一担简易行囊,沿着尘土飞扬、崎岖不平的乡路,步行三十多公里,再过两次渡船后,来到了我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之地——安乡。
初来乍到,陌生惶恐。热心的同事介绍说:这儿的街道仅有两横两竖,既没有一条像样的省道,也不通国道,更谈不上高速公路和铁路。每年五月中下旬洪水一来,县城水码头停航,东西不通、南北不畅,产品出不去,客商进不来,这座城就成为了洞庭湖边的一座“孤岛”。
据《安乡县志》载: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下令堵塞长江江北泄口,洪水便从荆江南岸撕开四大泄洪口向洞庭湖泄流,安乡成了进入洞庭湖的“洪水走廊”。
曾听往返于“常安(常德市到安乡县城)公路”的人说:人未到渡口之前,心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旦挨近渡口,就碰到长龙似的汽车队伍。这当儿大家共有一个心愿:就想插翅腾飞。
由于有了“无桥”的切身感受,我也像县城的先辈们那样做着一个“水乡飞彩虹,一桥通东西”的梦。
当改革的春风拂绿华夏的时候,创造众多奇迹的时代终于到来。1991年1月,在安乡县城正式开工兴建安乡大桥。这个喜讯传开后,县城内外一片叫好声:有的说是修的“连心桥”,有的说是修的“保命桥”,还有人说修的是大展宏图的“鲲鹏桥”!连远在港澳台等地的游子,听说故乡要建这史无前例的大桥时,都激动得喜泪涟涟。
1994年12月28日,安乡大桥通车庆典的那一天,我久久地伫立在大桥之畔的范仲淹读书台遗址旁,望着水乡彩虹腾空,庆贺乡人美梦成真。当晚,我激动得眼含热泪,欣然写下“开拓勇士继承康济大志,建桥功臣筑起安乡奇观”的诗句。
多年来,安乡县的建设者以智慧与坚韧直面困局,谱写了一曲人水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8座桥梁的修建,6条高速公路及国道的畅通,使“孤岛”突围,安乡县城跻身省会长沙2小时经济圈,驱车1小时即可抵达桃花源机场,深水码头更是通江达海,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
安乡县与湖北省公安县、石首市毗邻;“左挹洞庭,右接兰澧”的地理位置使荆楚、湖湘及中原文化在此交融,涌现出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安乡硪歌历史悠久,曲调优美,2007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一批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县城的美食飘溢在水乡风情间。农家散养的谷鸭、土鸡成就了县城酒店鲜嫩味美的“姚鸭子火锅”和“老百姓沙罐土鸡”。“黄山头乌龟”制法独特,肉质细腻。“刘氏卤甲鱼”色泽光亮,奇香扑鼻……
县城的夜市又是另一番韵味。华灯初上,香港路步行街广场上一派花团锦簇、歌舞升平的景象。到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观夜景的游客三五成群,徘徊于河畔、花海、林荫和草地中……
桥架好了、路变宽了、楼变高了、灯变亮了、景变美了。一个旱涝无虞、地肥水美、鱼丰米裕的水上之城——安乡,正在洞庭湖畔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