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沅水校经堂,亦名沅水校经书院,位于沅州(现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一中前身。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沅州知府、湘西近代文化开拓者朱其懿创办。教学以“实学课士”为宗旨,校经课学,与长沙的湘水校经堂并称“湘沅两校经”。受近代文化熏陶、湖湘士气洗礼,诸生革命维新而有建树者,以熊希龄、张学济、张伯良、毛延龄、杨凤笙、李永翰、陈渠珍等称著。沅水校经堂开湖南地方教育改革之先河,为维新变法涵养思想及人才和推进社会大变革夯筑基础。
杨早莲
明山脚下,舞水波澜不兴。它一路向东,汇入沅水,奔向洞庭湖。芷江古城,北仰明山,西傍舞水,岸芷汀兰,郁郁葱葱。两千多年前,屈大夫峨冠博带,身佩芷兰,腰挂长剑,乘木兰舟溯沅水而上,一路回望,一路行吟:“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君子兮未敢言……”舞水和沅水流不尽,香花香草和美人亦终不还,但芷江却与屈老夫子的诗长留相配,芷草有香,江风无限。
芷江千年古城,人文荟萃,文脉深厚,书院繁荣,英才辈出。清同治《芷江县志·卷十一·学校志》记载:宋大观二年,沅州始建学。明嘉靖间,移置今府学址。国初,州学仍之。乾隆元年,升州为府,置县。改州学为府学,位北。设县学,位南。……府书院为“明山”,则薛文清公所遗也;县为“秀水”,则卢公桃坞创始也。
自宋代起,芷江便开始有了书院,明山书院、秀水书院、耀文书院、钟毓书院,一县之境有四座书院。书院的勃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使沅州成为湖湘文化兴盛之地,人才频出。
北宋时期,沅州出现“一榜五进士”的历史辉煌。清同治《芷江县志·卷十九·选举志》记载:北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甲辰沈晦榜,沅州籍士子沈光定、黎九德、李洪、李永、莫道成等五人黄榜高中,同登三甲。
更为辉煌的时刻,由晚清沅州府知府朱其懿创办的沅水校经堂创造。沅水校经堂是与明清旧式书院截然不同的新学府,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湘水校经堂基本一致。它不仅引领了湘西近代教育的改革,也是晚清书院改革的典范,还为日后新学的传入和兴起奠定了基础。
一
沅州府境内山峭水急、交通险阻、民贫地瘠,至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已数十年无人中举,且童生闹考事件恶劣。江苏宝山人朱其懿被委以重任,做沅州府知府。朱其懿曾在湖南多处担任知府,“所至有政声”,尤以兴学育才为务,深得湖南士绅的尊崇。冷风萧瑟,天寒地冻。站在舞水岸边,望着一川逝水向东流去,踌躇满志的新知府浑身热血,如江水奔涌翻滚。
自上任后,朱其懿巡行属境,周历察看,问疾苦于闾阎,究未了然心目。他了解到沅州学风不振,决意从振兴本地教育着手。到任第二个月,即开始筹办新型书院“沅水校经堂”。
《守沅集》记载:“到任后于府西隙地,建讲院斋舍三进。正月落成,考取三县高才生并资质可造者十六人,住堂肄业,并蒙辰沅道创加月课,捐廉优奖在案。堂后藏书楼,祀薛文清公,以文清前监沅州银场,讲学于此也。其左略具楼台亭沼、及马道、讲武堂,令生徒悠游偃息时,兼习骑射打靶,以流动其血气,开阔其胸襟……”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沅水校经堂正式落成。原址在芷江宾馆西侧,院内有讲堂斋舍三进,堂后藏书楼,堂左亭榭游廊小花园。堂右跑马大道及演武厅,规模宏大,学习、生活、练武、休憩等设施齐全。考选沅州所属芷江、黔阳、麻阳三县,及凤凰、晃州两厅才质开敏生童,延请湘中名儒曾廉、沈克刚、汤诚航、黄忠浩等主讲,课程以经史为先,兼学辞章、地理、农政、水政、军事等,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纪致用人才。3月16日,正式开馆招考生员。
短短时间,沅水校经堂从无到有,平地生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个中甘苦,也许只亲历之人方能道得。
朱其懿站在沅水校经书院中,神色坚定,目光如炬。亦常与诸生“切磋讲解、辨义利、尚践履、核名实、宗汉宋,戒门户之见,以防流弊,且讨论吏治,与经义互相发明,阐知行一致之实际”,由此“士林踊跃,耳目一新”,“人思向学,风气大开”。
沅水校经堂的新式实学,如同一缕缕春风,吹拂在古老的沅州大地上。光绪十六年(1890年),沅郡境内士子举行岁科连试,校经堂23名生童参考,各科均在榜首,一鸣惊人。湖南学政张亨嘉称赞“沅州学风,为西路各属之冠”。翌年本省乡试,校经堂主讲沈克刚与学生熊希龄同科参试,双双中举。光绪十八年(1892年),熊希龄入京会试又中贡生,两年后补应殿试,高中二甲进士,光绪皇帝亲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为民国总理。
仅仅数年时间,一批优秀学生分别考入湘水校经堂和两湖书院,沅水校经堂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了比肩长沙湘水校经堂的“湘沅两校经”之一。
沅水校经堂,集贤才而教之,为湘西的地方教育开创了新风,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注重实学的有用之才。民国总理熊希龄,湘西护法军总司令张学济,《清史稿》名誉编修杨凤笙,中国第一届留日学生会会长张伯良,传奇湘西王陈渠珍等晚清湘西士子,均在沅水校经堂树立了经国济世的抱负。“为革命维新所建立事业者,实繁有徒”。据现有史料记载,当时赴日本留学的沅州籍才俊达20余人。1902年,熊希龄就说过:“迄今研究新学之稳重者,皆当时校经堂之门徒也。”
二
斑驳的城墙,浓绿的树荫,走进沅水校经堂旧址,仅存一栋带廊柱的木结构官派建筑,当时应是讲堂。气氛冷寂,朱漆脱落,讲堂空置,石阶可见青苔,书院荒芜了。
朱知府在沅州办学一年后,正值这里文风大开,学风日盛之际,却便遭遇资金瓶颈。为筹措资金,他向湖南巡抚请示,答复却是“就地筹款。”沅郡僻在边偶,物产无多,民众瘠苦,就地筹款,何其不易。朱其懿与沅州府所属三县县令会商进行劝捐,然劝捐效果不佳。为保沅水校经堂正常运营,朱其懿万般无奈,只好采用“办民捐”方式硬性摊派。却遭不良之人反对,并伪造具名上书控告。朱其懿在学院中途停办期间,也定然如这荒芜的沅水校经堂旧址,形容憔悴,冷清寂寥。
后来沅水校经堂几经变更、复办,最终更名为芷江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简称芷江一中),成为目前芷江标志性学校。
漫步芷江一中,绿树葱茏,清风拂面,春意盎然。在校史馆藏书室,朱其懿捐购的那一部部经史子集,如故友般亲切。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泛黄的线装书,一股淡淡的樟木香,混合着旧宣纸微微发霉的气息,仿佛能感受到熊希龄、张学济、毛延龄、杨凤笙等的体温和脉搏,隐约也能触摸到书院历史厚重的文脉。
书香弥漫的校园里,满是莘莘学子。“溯源庠序,光绪乙丑,朱公其懿,署理沅州。教养兼施,肆力兴学,整顿秀水旧书院,创立沅水校经堂。摒废旧制,推崇新学,实学课士,明德育才。希龄入仕,学济护法,学子东渡求强国,近代文化初奠基。”杨华山、杨军、张钱云所作的《芷江一中赋》响彻天空。
圣贤藏于缕缕书香、琅琅书声之中。看似远矣,却又近在咫尺。芷江,这座可以闻到芷草飘香的小城,弥漫着浩浩文风,氤氲着千秋文脉,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