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周雯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指出: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湖南高校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需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传承、弘扬湖湘英烈精神,培育青年学子爱国情、强国志,激励青年学子报国之行。
涵养爱国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传承湖湘红色基因,必须着力讲好湖湘英烈事迹,让学生从中深深感受爱国之心、报国之情。组织开展湖湘英烈故事创编活动,推动湖湘英烈故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培养一支会讲故事、能讲好故事的育人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情讲好英烈事迹,激活师生的情感互动,以共情为基础推动爱国主义情感内化。
树立报国之志。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把关注社会和个人成长结合起来,确立远大、高尚的报国志向。从个人出发,积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明确个人优势;从社会出发,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开阔视野,了解国情民情,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根据青年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增强国家认同感。多创造机会让青年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把握自己,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远大、高尚的人生志向。将整体引导与个体指导结合起来。尤其关注青年学子个体自身的兴趣、目标与志向,帮助个体根据社会的客观状态、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确立目标,在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
锤炼兴国之才。一个没有良好品德和实际才干的人,难以担当起报国的重任。在无数湖湘英烈中,有许多人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选择了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的方向。一方面,学校必须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国家发展需求与学校办学定位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指导学生将个人的学业职业规划发展与国家社会需求、民族复兴有机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广大学子必须勤奋学习磨炼兴国之才。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湖湘学子党传承湖湘英烈不畏艰难困苦、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担当精神,纵有千辛万苦不懈其学,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发扬湖湘儿女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精神,不断更新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在真刀真枪中成就一番事业,让青春在奋斗中熠熠闪光。
笃行效国之行。务实、力行、求是,是湖湘精神的宝贵品质。赓续湖湘英烈精神,必须让青年学子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兴国之才融入实践中。坚持实践育人,在知行合一中强化效国之行。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围绕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志愿服务,传承湖湘英烈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在各门课程尤其是思政课的现场教学中融入湖湘红色文化,通过社会调研、参观访问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省情,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心灵震撼和情感触动。开展艺术创作和文艺宣传等活动,激发和鼓励学生表达爱国情感,让立志报国教育内容通过艺术转化进入大学生内心世界。坚持家校社协同联动,营造育人氛围,凝聚引导学子立志报国的强大合力。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健全多方协同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