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日,由何香凝美术馆、湖南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声留大地间——何香凝艺术及文献专题展”在湖南美术馆展出。何香凝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以艺术家的敏锐触觉捕捉世间万象,又以社会活动家的宽广胸怀担纲民族重任。本期艺风将通过解读何香凝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合作画,感受她笔下的山河之壮丽、民族之豪情。
周锦嫦
何香凝是一位高寿的画家,她的一生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展开。她一生的绘画风格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何香凝早年留学日本,笔法工谨细腻,以具有革命象征意义的狮、虎为主要图式;中期浸润于海上画坛,加入“寒之友社”,画风向文人水墨转变,亦常以诗文表达心迹。
何香凝晚年北上,1960年又继齐白石之后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她的晚年作品,尤其是合作画,尺幅较大、构图饱满、内容丰富、色调明朗,既是其与好友笔墨酬唱的风雅遗存,更展现了新时期中国画坛集体创作的崭新风貌。
共绘文化之春
何香凝晚年合作者中,既有新知,又有旧识。其中数叶恭绰与何香凝渊源最深。叶、何二人均为粤籍出身,时常笔墨聚首。1957年5月14日,由叶恭绰发起成立、担任首届院长的北京中国画院成立,何香凝亲笔书写寄语相赠。北京中国画院吸纳了胡佩衡、陈半丁、徐燕孙、吴镜汀等一众北京传统画家。根据目前对何香凝20余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合作画进行的统计,何香凝与这批画家的合作最多。
除了画家身份,何香凝还身兼多项政职,与画坛友朋的交往还有团结统战的意味。在何香凝的合作者中,就有归侨身份的邱及、罗铭这样的画家。
20世纪50年代,何香凝与罗铭、邱及、陈半丁、胡佩衡、汪慎生合作了大型花鸟画《大地之春》。画面主体为何香凝所画的老梅,老干粗壮有力,三支新枝傲然挺立,是典型的何氏画梅手法。热烈盛放的梅花显示了画家的喜悦心境。梅枝中两只小鸟欢快舞动。红梅下方是一束鹅黄的迎春,花、枝均以没骨法写出,花枝长短不一,花朵开满枝头。迎春侧边,是象征春天的水仙,水仙叶绿、花白、蕊黄,微微向一边倾斜,似乎在春风的轻轻吹拂下弯下了腰,花丛底下是小块的坡石。从擅长题材来看,陈半丁、汪慎生、胡佩衡应为迎春、水仙和坡石的作者。坡石上停有四只可爱的小麻雀,其中一只在啄食,另外三只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罗铭擅长麻雀,有“罗麻雀”之称,可以推断麻雀为罗铭所画。此作画面品类丰富、设色淡雅,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叶恭绰所题“大地之春”亦十分点题。这件作品由京城名家与归侨画家共同绘就,何香凝无疑是连接二者的纽带。
流传艺林佳话
回顾何香凝一生,无论是早年“白马湖之约”“紫金扫墓”,还是晚年与京沪地区的艺术家频繁交游,何香凝与挚友、志士、艺术家的合作从未间断,堪称艺林的一段佳话。这样的雅集是何香凝晚年重要的艺术活动。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何香凝晚年存世作品里出现了与各地画家创作的多幅合作画。作为何香凝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何香凝的合作画,肇始自民国时期于海上画坛参与“寒之友社”的活动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香凝的合作画有了新的创变,《枫鸟》《春壑云涛》《春山童趣》《山林雾霭》《大地之春》等艺术精品均为此时所作。这批合作,参与画家众多,各显所长,画面构图精谨、内容充实,立意明确、主题突出,与临时的雅集挥毫不同,是经过严密组织与认真构思之后的分工合作。
与何香凝合作的诸家包括徐悲鸿、叶恭绰、陈半丁、胡佩衡、吴镜汀、吴光宇、邵逸轩、惠孝同等。这些画家涵盖了新中国画坛的各个层面,其中徐悲鸿是中国画坛中的新派,叶恭绰兼书画家、学者、收藏家于一身,陈半丁、胡佩衡、吴镜汀等是自民国以来就已名闻京城的传统派,罗铭、邱及是归侨画家。
1958年,何香凝先后和潘天寿合作,绘成两幅山水大轴。作品意境恢宏、清逸,一如潘天寿款题:“江山真美丽,闲坐竟忘归。”1960年8月9日,中国美协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作为美协主席的何香凝与时任副主席的傅抱石、潘天寿均有合作品传世。在一次前往杭州的途中,何香凝、潘天寿再次合作,绘制了“梅石”双清。在1963年创作的《松风流水》中,何香凝、傅抱石合写万壑松风,气势非凡,彰显了两位画家深厚的书画功力和笔墨修养。
抒写民族豪情
何香凝的创作,还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系列国际、国内时事密切相关,其中涉及抗美援朝战争、世界和平大会等。
1950年秋,美国将战火引至中国边境,中国各界掀起大规模的支援活动。1951年初,由全国妇联、文联、美协、北京市文联共同发起了“抗美援朝书画义卖会”。何香凝作为五位发起人之一全程参与此次义卖展览会。
1951年5月18日,何香凝、齐白石、邵章、汪蔼士、陈半丁等百余位当代书画家作品及捐赠的各种古玩古画共1500件作品参与了义卖。何香凝为志愿军绘制了一幅《喜鹊牡丹图》,根据时人的描述,这“是一幅有喜鹊、牡丹和巨石的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花鸟图。画面上四只喜鹊各具姿态,有的栖于巨石之上鸣叫,有的在地下活泼地觅食;巨石旁边,围簇着盛开的牡丹。”
何香凝与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合作了至少两件作品参与义卖,一为现存于何香凝美术馆的《倚松读书图》,该作由何香凝、徐悲鸿、廖承志三人合绘、叶恭绰题跋。画面所绘为一个背靠松树、埋首读书的少年,少年旁边一匹骏马低头饮水。叶恭绰在画面左侧空白处题诗:“倚马情犹壮,哦松意未厌。偶然持一卷,成折花韬钤。”作品右下角钤有一长方印:“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书画劳军纪念”。该朱文方印为书法家徐柏涛专门为抗美援朝义卖会所刻,钤印在义卖作品上以作纪念。
何香凝一生绘画面貌丰富、画友知己众多,晚年的创作、合作融汇了其毕生的艺术感悟,亦是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写照。
(本文作者系何香凝美术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