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沈德良
伊朗对以色列展开大规模军事报复行动,本属于大概率的事。毕竟,以色列毫无征兆地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已触碰到了伊朗的红线。但此轮对以色列的报复行动中,有一个“插曲”耐人寻味,这就是约旦政府方面公开承认拦截了飞越其领空的伊朗无人机,声称其行为旨在保护本国公民安全,并罕见地通过媒体展示被击落的伊朗无人机残骸。
这或许是伊朗和以色列冲突双方始料未及的事情。其实,约旦此举既有维护自身主权的正义性,也有夹在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现实考量。
先说第一层意思。约旦是主权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未经许可飞越领空的飞行器,它有权采取一切手段予以处置,除非伊朗发动对以打击之前,已经通知了约旦方面,并取得谅解或者达成默契。而种种迹象表明,伊朗方面很有可能事先没有告之并取得约旦方面同意。就此而言,约旦方面的军事举动,在法理上并无不当。
第二层意思,对约旦而言确有难言之隐。约旦与以色列接壤,两国有着漫长的边界线,是“搬不走的邻居”。虽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约旦也同多数阿拉伯国家一样,在几次中东战争中与以色列兵戎相见。但现实生存的需要,让约旦最终选择了与以色列修好的外交政策,成为继埃及后第二个与以色列和解的阿拉伯国家。此轮巴以冲突中,约旦政府也曾严厉抨击以色列政府滥施暴力的行为,但充其量也只是对巴勒斯坦口头上的“道义支持”,尽可能避免直接卷入冲突。毕竟,基于目前实力,约旦与以色列保持相对平稳的两国关系,是其外交政策中的重要选项。
夹缝中的选择终究是要冒风险的。对于约旦的举动,以色列方面当然乐见其成。以色列媒体甚至把它定义为来自约旦的“戏剧性支持”。但约旦的行动显然激怒了伊朗。目前,伊朗方面通过多种渠道警告约旦,“将密切关注约旦动向,如果约旦进行干预,将成为下一个目标”。约旦的这一举动,无疑是给已经复杂多变的中东棋局增添了新的变数。
战争是政治博弈的最后手段。伊朗虽然对约旦方面的举动怒不可遏,但采取极端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并不大。同为伊斯兰国家,同室操戈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更重要的是,伊朗受西方国家制裁多年,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不大可能同时展开多个场合的军事行动。即便是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伊朗也不具有多大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