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开路 五“心”为径
张家界学院夯实心理健康教育

  蒋  韵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不可或缺的一种新理念,不仅具有知识传授、调适心理的作用,也承载为学生树立起正确“三观”、促进其健康成长的责任,是各阶段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青年大学生肩负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备受期待的同时也承担着沉重压力。而在时代浪潮的拍打下,社会上各类价值观念不断碰撞,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如何培养出更满足新时代社会要求的大学生,是全体高校教师,尤其是心理健康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德育心,为学生树立正确导向。积极发挥德育对学生身心成长的导向作用,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全过程,以此筑牢学生的思想之基,实现强心育心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中,应积极开展育人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景点、赏析红色电影,教育学生革命先烈面对巨大困难时的奋勇拼搏;同时,以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实践故事和周围人优秀事迹的歌颂,引导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与挑战,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形成浓厚的爱国之情,树立正确的三观。学校还可开展以“筑梦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积极打造心理健康智慧教育平台,综合运用云平台、慕课等技术手段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运用课题研讨、小组研学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结往期心理健康与思政相融合的实践经验,推广其中的典型案例,进一步突显出高校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育人成效。

  以智慧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优化并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兼顾教书与育人两项基本任务,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和全面提升。学校应坚持“尊重个性、拓宽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组织心理专家见面会、职业规划探索等活动,以此实现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进而提升其内在驱动力,让每个人都真正喜欢专业。举办“书香校园”读经典阅读系列活动,通过对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研读交流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从中体会人生的真谛,引领其自觉和谐发展。围绕“大美中国·大美青春”等主题举办征文、短视频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作,弘扬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从而深化他们的正向价值认知,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提升。

  以体强心,塑造强健意志与体魄。重视体育所具有的疏解压力与情绪调节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元素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运动活动,使之在挥洒汗水的同时,切实感受运动锻炼带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发挥出体育的强心作用,促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体育文化节”“与爱同行筑梦跑”等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顽强拼搏、砥砺前行的精神意志,帮助学生在体质锻炼中健全自我、健全人格。同时,院系内也可举办“缘来一家人”之类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通过各种充满趣味的运动类游戏,在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中,使学生养成开朗、乐观的心态,助力其自我突破。抑或是以“青春飞扬”为主题组织操舞比赛,以明快奔放、整齐划一的操舞动作,实现力量与情感的完美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展现青春的力量风采。

  以美润心,落实美育浸润计划。注重美育温润心灵、丰富情感的价值,以形式多样且普及性强的美育活动,用生动的语言、高雅的情景活跃氛围。在落实学院美育浸润行动的同时,深入挖掘美育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元素,将美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以生动的艺术形式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价值指引,激励其以昂扬的精神奋发向上。为此,学院方面还应紧扣美育主旨,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美育浸润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以实现以美润情、以美润心的效果。比如,联合举办书法比赛,引导学生墨香书心养性怡情,在学院内营造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展示出属于青年大学生的活力与朝气,又或者是围绕“青春时代”主题举办视频大赛,鼓励学生进行短片创作,以此讲述青春奋斗故事,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诠释拼搏精神的同时,有效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以劳健心,改善学生精神面貌。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劳动来降低心理压力,具有缓解紧张、稳定情绪的作用。这种认知上的传递,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意义不只在维持生计,还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工具,从而无形中降低其内心对劳动的抗拒,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同时,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劳育实施途径,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磨炼筋骨、增强意志,将劳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学校可围绕“劳动最光荣”的主题,举办校内实践活动,通过清洁校园、宿舍大扫除等,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与精神面貌;亦或是围绕社区服务、赛事工作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专门的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的志愿服务中逐步成长,在受帮助者的感谢与祝福中,深刻体会劳动的伟大意义,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赋能未来以蓬勃的精神力量。(作者单位:张家界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