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湘江副刊·湘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玉兰巷

  刁李娴

  阳光透过窗格纷纷洒落,斑驳的影子随风摇曳。推窗远眺,玉兰花树亭亭玉立,姿态优雅,昂然向上。

  我走在青石板路上,皮鞋踢跶作响,时不时瞧见鲜艳的玉兰花,有白色、淡紫色、紫红色等,轻盈的花泛着玉色的光泽。或在溪畔,或在桥头,或在街角,都有玉兰花树的身影,难怪名为“玉兰巷”。

  李大姐是个爱花之人,不仅细心照料自家庭院的花花草草,巷子里的玉兰树她也关怀备至。这不,正领着孙女采摘、捡拾花形大且齐整的花朵。回家后,李大姐清洗玉兰花朵并沥干备用,然后将大米、小米、红米、莲子、白木耳洗净,小火慢炖。末了,放入玉兰鲜花,调入适量蜂蜜,挨家挨户地分送。我迫不及待地舀上一勺,软糯可口,鲜香润喉,全身升腾起一股温暖。

  玉兰巷的人们人情味十足,正应了那句“远亲不如近邻”。刚搬来不久的新西兰小伙杰克是某中学聘请的外教,利用业余时间指导两个学生,获了省级的外语竞赛三等奖。家长非要送礼答谢,推脱不掉,留下了两条大青鱼。杰克那个愁啊,望鱼兴叹,自己不会杀鱼、不会烧鱼啊。

  张大伯拍拍杰克的肩膀:“孩子,别担心,大伯给你宰鱼。”王大妈应声前来:“杰克,我帮你用这鱼烧菜,保管你吃了还想吃。”三个多小时后,满满一桌的菜,有炸爆鱼、鱼头豆腐汤、红烧青鱼尾等等。杰克说,光闻味就垂涎三尺了。他举起还不熟练的筷子大快朵颐,连连称赞:“这味道绝了,我长这么大还没这么吃过鱼宴呢。”杰克留张大伯、王大妈一起美滋滋地吃着鱼,谈笑风生。

  小汤的老公在大城市工作,平日上小学的儿子接送全靠小汤。岂料公司的考勤制度变革,小汤下班时间变晚,不能按时接儿子放学,正焦急。老刘听闻后,主动找到小汤,“妹子,别着急,我下班早,回家路上去接你儿子,让他在我家做会儿作业,等你下班再接他回去。万一你遇上加班,就让他在我家吃个便饭。”“那哪能?太麻烦你了,多不好意思。”小汤一再推辞,仍是拗不过老刘的热情难却。

  真心实意往往存在于平凡的生活点滴,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却是那般温馨,令人感动。想起王维的诗《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还有裴迪的同名诗《辛夷坞》,“绿提春草合,王孙自留玩。视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诗中的辛夷,指的即是玉兰花。王维与裴迪同是好友,常常结伴相游,共同的情趣志向让两人的友谊之花常开不败。而玉兰巷人们的邻里情,又何尝不是常开不败呢?

  我走在溪畔,玉兰树下,老人们在聚精会神地下棋,孩子们在玩丢沙包,邻居们互聊家常,多么融洽的画面。玉兰巷虽不大,然而温情却承载得满满当当。无论我们在外面多么奔波忙碌,回到玉兰巷就会心情舒畅,那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积蓄力量的所在。

  玉兰巷的故事,还在继续。这里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