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绪“冰火交织”或是“双相情感障碍”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  倜  通讯员  黄麟绚  刘宇婷  谢  雯

  在一段较长周期内,时而元气满满、觉得自己状态“太好了”;时而自卑沮丧,觉得自己“太废了”。你也许认为这是正常的情绪变化,但也可能是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唐秋萍日前介绍,该类疾病的“触角”已广泛延伸至青少年群体,令人担忧。

  双相情感障碍症,也被称为“躁郁症”。通常而言,“躁”或“郁”的状态一般会持续几周乃至几个月,其中情绪高涨、精力旺盛等“躁”的状态至少持续4天以上,而“郁”的状态则持续2周到数月不等。

  “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往往是‘躁’的部分和‘郁’的部分交替发作。”唐秋萍介绍,正因为如此,许多患者就诊时会呈现抑郁的典型“三低”症状,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有数据显示,中国约有37%的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而漏诊也是常有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在首诊时便做出判断,只能通过长期、纵向地持续跟进,慢慢摸索出患者的行为特征和轨迹再确诊。”唐秋萍表示。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通常不是遭遇‘应激事件’后的反应这么简单。”唐秋萍发现,不少被确诊的孩子,会表现出在学习上的“过分上进”,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追求过高的目标;但这类孩子往往也会表现出易激惹、专注力下降,甚至因为“过度兴奋”而导致体力过度消耗,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

  “就每次发作而言,显著和完全缓解率约为70%;4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一年内复发。也就是说,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率比较高。”唐秋萍介绍。一旦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控制症状,并坚持后期的巩固和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及其他辅助治疗,大部分患者能达到病情的缓解。

  那么,哪些早期信号需要警惕?

  “患者在躁狂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思维活跃灵敏,导致平时想很久都想不出来的事情,忽然有很多想法,也随之有了很多想要做的事情。”唐秋萍说。

  例如,有的人最近持续一段时间似乎晚上不用睡觉,但第二天照样精神好,甚至精力比往常要充沛一些,但社会功能并不会增强,做事经常有始无终,工作效率并不一定会增高;有的人在一段时间内,一反常态表现出很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论或冲突,并总是坚持自己是“对的”。

  其他“躁”的表现还可能有:比之前更易在日常生活中冒险、计划更多的活动或项目,打扮得更五彩缤纷、购买更奢侈的衣服、更加健谈,或想法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更没有耐心或更容易急躁等。

  “我们要摆脱一种错误认知,那就是把一个人所有的情绪表现,单一归结为‘性格使然’或‘心情问题’甚至是‘矫情娇气’。”唐秋萍呼吁,了解必要的心理知识,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必备技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