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凝聚复兴伟力 奋进伟大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花源里 美好生活
——常德举办第三届旅发大会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桃花源牌坊图,桃花源里桃花盛开。刘伯源 摄

    武陵区文化馆表演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丝弦。

    欧阳建强 摄

    位于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常德河街的璀璨之夜。卢健 摄

    在桃花源景区水府阁鸟瞰白麟洲,这里有着潇湘八景之一渔村夕照。(桃花源景区供图)

  姜鸿丽 柏 润 徐虹雨 黄 亮

  吞洞庭之灵秀,纳潇湘之风光,唯沅澧也。

  这里有稻香世界、烟火人间的幸福原色:从澧县城头山8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升起农耕文明的第一缕烟火,到澧水河畔苍劲有力的船工号子、常德河街悠扬婉转的常德丝弦,烟火气息触手可及。

  这里有桃花源里风光无限的魅力姿色:1600年前,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桃花源成为“全球华人的心灵故乡”,这里有城中大海柳叶湖等40多个景区、80多个乡村旅游点,诗和远方尽在眼前。

  这里有德山有德、人文鼎盛的厚重底色:山水滋养了屈原、刘禹锡、李白、范仲淹等文人雅士,孕育了林伯渠、宋教仁、丁玲、翦伯赞、蒋翊武等优秀儿女,造就着武陵人德行天下的独特人文精神。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叶湖畔,考察常德河街。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两道重要的“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这为常德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

  一直以来,常德围绕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总体要求,以“打造城头山农耕文化名片”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级文旅品牌”为抓手,用好用活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张“金字招牌”,促进文旅消费,推进文旅产业融合,致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集散地,让“桃花源里的城市”真正成为世人的心灵故乡。

  3月28日开幕的第三届常德市旅游发展大会暨2024年桃花源文化旅游节,围绕“桃花源里 美好生活”的主题,开展16项创意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充实、丰富的游玩体验。常德挥毫泼墨,书写“两个融合”答卷。

  放眼望去,常德犹如一首长诗,从远古流淌,奔腾向前,给后人滋养,后人又不断为这条诗歌之河注入新的诗意,在大地上书写着新的诗篇。

  盘活“家底”

  撬动文旅市场“新爆点”

  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3月19日上午,在常德河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常德如何把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 “家底”盘活,把“桃花源里的城市”打造成世人的心灵故乡?常德市委市政府以梦为马,从容起笔挥墨——

  麻质画、桃源刺绣、常德木雕、花鼓戏、澧水船工号子……种类繁多的非遗,是常德厚重的“文化家底”,也是文旅融合的“富矿”。

  2016年,常德市复原老河街风貌,建成以老常德时期河街为原型的常德河街,打造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体的记忆古街,展示常德高腔、常德丝弦等常德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为让非遗真正 “活起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常德努力探索“非遗+文旅”“非遗+教育”“非遗+科技”的跨界、跨域、跨业新模式,建设常德河街非遗文化街区,桃源刺绣、麻质画、常德木雕等50余家非遗团队入驻,打造情景式、沉浸式多元文化体验,让国潮非遗融入到市民游客的日常生活中。

  如今,常德河街非遗文化街区基本形成了手工技艺体验区、非遗饮食区和非遗演艺基地三大业态,发挥出非遗街区的独特价值与作用。特别是鸳鸯走马楼演艺基地,全年为旅行团队演出180场,接待游客近4万人,为市民演出110场,接纳观众近5万人,成为市民、旅客河街游必到的打卡之处。

  一条河,一条街,一座城。常德河街璀璨四射,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与非遗一样需要“盘活”的,还有“沉睡”多年的城头山遗址。

  城头山遗址,具有63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早古城址,享有“中华城祖·世界稻源”之美誉,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依托遗址修建的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5年建成开园。

  随着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的推出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深入推进,常德正积极打造农耕文化名片,实现把城头山打造成全省农耕文化的引领地,加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湖南考古基地建设,打响“中华城祖·世界稻源”文旅品牌,打造农耕文化休闲体验、农耕文化研学实践、澧阳平原文化遗产体验3个基地,并建设连通城头山遗址和澧州古城的水上慢行系统,不断丰富文旅内容。

  如今,以城头山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成为湖南省五张旅游名片之一,入选国家级“长江文明溯源之旅”旅游线路。

  盘活了资源,努力实现文化经济化,让文旅市场焕发新生机。2023年,常德共接待游客5062.64万人次,同比增长59.45%、同口径比2019年增长39.31%;实现旅游总收入586.24亿元,同比增长53.98%、同口径比2019年增长44.20%。

  激活“家产”

  解锁文旅消费“新场景”

  文化底蕴深厚,方能彰显城市的厚重,为城市发展积蓄蓬勃能量。

  近年来,常德不断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强化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强的产品供给,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擦亮农耕文化名片,打响桃花源、柳叶湖、城头山、壶瓶山、常德野生动物世界、热市云顶温泉等文旅品牌,增加人气、集聚商气、提升名气。

  柳叶湖畔巨龙巡湖、“飞龙飞凤”、鱼灯舞、礼乐投壶、灯光秀活动不断“出圈”;打铁花、舞龙舞狮、京剧喷火、划旱船等演艺,在常德桃花源景区精彩上演;非遗展演、近景魔术、杂技等,让石门桃花山新春游园会的200亩“森林灯光展”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今年春节期间,常德市共推出近50项迎新春文旅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供给,有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还打造新场景、新业态,配合多种惠民政策,持续释放的消费潜力。

  让景区的夜晚“亮”起来,商圈人气“聚”起来,夜间消费“火”起来,常德在延伸文旅融合全产业链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深耕资源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让旅游经济文化化。以陶渊明传世之作《桃花源记》为蓝本,在秦溪上打造全球首台原生态河流剧场,观众乘坐渔船,溯溪而上,让人沉浸式感受一幅流淌千年的山水长卷,再次重温渔樵耕读的田园梦想。

  常德野生动物世界“以活动促人气”,在积极发掘资源优势的同时启动优惠活动,3月份这里的入园游客有望突破20万人次。

  “城市很远、山谷很近”,今年常德旅发大会期间,华中首个中国国家地理探索营桃喜山谷开营,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研学、戏水、露营、看萌宠、无动力乐园畅玩,是亲子自然度假绝佳目的地。

  多样活动助推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开展“悦享常德·品质生活”系列消费促进活动,“520·来武陵”、汉寿蔬菜产业大会、石门柑橘节、澧县葡萄节及柳叶湖沙滩音乐节、鼎城江南音乐节、临澧乡村音乐节、安乡酱卤之夜等节会活动带动传统消费加速升温。

  舞活“家业”

  闯出文旅融合“新路子”

  走好走稳“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是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必考题。常德市委市政府交出了“高分答卷”。

  翻开这份“高分答卷”,一曲民谣格外动人心弦,一幅田园画特别令人难忘——

  高山之巅、白云之下,草场青青、牛羊成群……海拔1200多米的石门县太平镇上马蹬村,“这里风光最太平”2023首届太平高山草场·民谣音乐会,跃然呈现在山水画卷中。

  石门县太平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有百亩高山湿地尼尔湖、千年湘北树王古银杏、万亩高海拔石林草场、中国第五大神话故事——桩巴龙传说发源地以及亚洲最大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群落等旅游资源。该镇还是湘佳牧业高端土鸡主产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门马头山羊”原种繁育基地。

  然而,长期以来,受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太平镇“养在深闺人未识”。对此,该地以节为媒,打造首届太平高山草场·民谣音乐会,积极谋划民宿、野营、生态休闲、户外探险等旅游项目,让乡土特色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努力叫响“清凉上马蹬 盛世新太平”品牌。

  “诗意地栖居”,是武陵人的情感认同,也是外地人对常德的美好印象。“艺丹沅”便是其中的一首田园诗。

  “艺丹沅”并不是一个地名,而是当地人为义渡村和丹砂村新取的一个诗意的名字。由于村里不少人选择进城安家,或是异地建房,遗留下一批老式红砖房。

  如何给这两个空心村注入活力?一群文艺工作者纷纷入村,成为新村民。这群新村民成立“艺丹沅”文艺部落,为空心村赋能。目前,文艺工作者入驻了义渡村、丹砂村55户闲置房。他们将一间间空心农舍改造为一间间艺术小院,有陶艺馆、书画院、民谣社、木雕馆等。新村民们还给各自的小院取了诗意的名字——民谣社、尘外隐舍、凡人居、艺禾文创、悠悠小院、方圆小舍……

  常德探索走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道路,为高质量发展“景”上添花。今年3月,常德联合兄弟地市推出4条“农耕文化名片”精品线路,邀请四方游客去桃花源感受“人间仙境 世外桃源”,去柳叶湖体验“水的欢乐 夜的精彩”,去澧县城头山感受农耕文化和古城文明,去津市灵犀茶油庄园体验“心有灵犀 五福相伴”,去西湖牧业“享绿色生活,品原生态牛奶”。

  风鹏举,宏图起。下一步,常德将解放思想,加大“统”的力度,统筹整合文旅资源;做好“融”的文章,做好文旅“加”百业和百业“加”文旅的文章。创造“新”的产品,围绕“游购娱、养学研、吃住行”等旅游要素,大力开发和培育更多“精、优、美、特”的产品和项目,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常德新作为。

  小贴士

  来常德必看的精品旅游线路

  城市休闲游行程一:从常德河街出发,在鸳鸯走马楼观赏常德丝弦、常德高腔等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打卡老照片馆,品尝河街小吃;游览柳叶湖渔歌艺术营地,经红仙桥登上湖仙岛;漫步德国风情街后,前往建造在防洪大堤上的世界最长艺术墙——“中国常德诗墙”,最后夜游穿紫河游船,观一场跨越千年的风情灯光秀——《常德记忆》。

  城市休闲游行程二:从常德河街出发,到柳叶湖畔的卡乐星球,在蓝白相间的童话城堡里追梦,感受VR科技与娱乐双重魅力;在欢乐水世界尽情享受水上休闲时光,在沙滩公园来一场沙滩排球或急速滑沙;再到老西门,湘西北民居典范窨子屋坐落其间,享用地道的常德牛肉粉和钵子菜,或品茗桃花源擂茶或引一口常德老酒,用舌尖感知城市的味道;再游白马湖公园,夜游穿紫河游船,观看《常德记忆》。

  文化研学游行程一:从常德河街,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听韵律独特的常德丝弦、字正腔圆的汉剧高腔,感受历史古韵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再到规划展示馆,了解常德过去、现在和将来;来到丁玲纪念馆,追寻“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革命足迹;在桃花源品读《桃花源记》,感受国学礼仪,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研学游行程二:在常德河街,品读刘禹锡、沈从文、黄永玉等文化名人笔下的大小河街,观赏常德的“清明上河图”;来到常德诗墙,看一看被载入吉尼斯纪录、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之墙,开启史的回顾、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再去常德博物馆,聆听波澜壮阔的历史声音,感悟世间万物的前世今生;来到“中华城祖,世界稻源”城头山,梦回6500年前古人生产生活的场景,追寻农耕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