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洋桂 龚雅丽 张礼林 刘 江
基层治理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让每一个“神经末梢”畅通、每一个“基层细胞”活跃,高质量发展才能稳步前行。
怎样在一张总面积1830平方公里、总人口114万的答卷上,答好基层治理的时代考题?
涟源市奋勇争先,以“三长制”为重要抓手,做强党建、做优服务、做活治理,涌现“涟源‘先锋行’”“蓝田和”“白马头”“茅塘好代表”等一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典型品牌,破解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难题,寻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涟源“最优解”,实现“小事不出组(小区),大事不出村(社区)”的良好局面。
强基、固本、增效
——基层基础全面过硬,释放基层治理势能
去年,涟源市举办首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比武”活动,通过文艺汇演、互动访谈、产品展示、表彰先进等方式,展现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现场为10名“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书记”和10个“五星堡垒”基层党组织颁奖,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基层治理的关键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
聚焦“谁来引领、怎么引领、如何支撑、如何服务”,涟源市不断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法路径,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基层党建“四基三创”三年行动,开展基层党建“大比武”,推出2023年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农村党建“整建提质”、城市党建“融城聚力”、机关党建“提标赋能”、两新组织“扩面提质”四大专项行动,全力推动全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涟源市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原则,全面建强村级组织,通过选树一批“星级堡垒”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组织书记,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让基层党组织有资源为群众办事、有能力抓基层治理。
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尽锐出战派出新一轮驻村工作队200支537人,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邬辣妈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桥头河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率先开展“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建立“碧水支部”38个、“碧水党小组”196个,常态化发挥党建力量守护碧水蓝天。
人熟、地熟、事熟
——“三长制”联点到户,将群众“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3月6日,涟源市白马镇牛角山村村民石娇辉走过崭新的雄狮桥到对面散步。“旧桥仅1米宽还没护栏,容易掉落且影响出行,我向邻长反映情况,两个多月,桥面不仅拓宽还加了护栏,方便出行。”石娇辉说。
小小村(社区),千头万绪,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如何聚众智、汇众力,听民意、集民声,把村(居)民的烦心事变成家门口的暖心事?
面对村(社区)干部人少、事多、任务重、压力大等“末梢困境”,如何切实为基层减负,给实干赋能,涟源市按照省委组织部做实做细“三长制”工作要求,结合娄底“一切工作到支部”工作安排,在村(社区)党支部基础上,实施“三长制”,赋能基层治理。相邻的5至15户为邻,村(居)民小组为组,2至3个小组为片,每邻民主推选1名群众代表为邻长,村组干部按照居住区域就近担任组长和片长。全市506个村(社区)共选配片长2381名、组长9449名、邻长25173名。
涟源市利用“三长”人熟、地熟、事熟等优势,紧扣“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四项职责,畅通“线上+线下”民意收集平台,优化组建“三长连心桥”微信群,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惠民政策、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难题共同化解、发展群策群力,形成沟通“零距离”、服务“常在线”的“三长制”工作常态,去年通过微信群、“越策越发展”等线上平台共收集群众诉求1800余条。
同时,线下进行走访联系,对民情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及时处理,建立“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的闭环机制。“三长”为群众提供微服务89000余次,上报有效事件9900余条,解决路灯维修、安全隐患等其他事件2000余条,做到解难题、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
共建、共治、共享
——创新“党建+”模式,构建基层治理新生态
社会治理没有局外人、旁观者。
面对更加多元的诉求,涟源市做足党建引领文章,创新“党建+基层治理”模式,构建“党建+群众自治”、“党建+共建共享”、“党建+矛盾调解”“党建+志愿服务”的基层治理新生态,充分凝聚党员、群众等多元主体的“自治力量”,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有效激发治理活力。
涟源市探索开展“先锋行”实践活动,组织全市82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33个城市社区结队,制定《共驻共建清单》,参与社区的基层治理和议事决策;组建志愿服务队,认领居民“微心愿”,实现服务资源往基层走、服务难题在基层解决。目前,涟源商定共驻共建清单276项,开展巡逻活动9000余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28条,排除化解风险隐患、矛盾纠纷945起。
茅塘镇从激发基层治理主体的创新活力为突破口,探索推行“茅塘好代表”基层治理模式,以积分制管理为核心,通过广泛动员、常态服务、积分评比、表彰先进,引领全镇“人人争当好代表,个个都是代言人”。目前,“茅塘好代表”共开展联系帮扶服务3360余人次,为企业发展解决困难、调处矛盾237次,发展壮大湘中黑牛、藏香猪、龙山红茶等一批农业产业项目。
蓝田街道打造“蓝田和”矛盾调解品牌,采取“党建+文化”的模式,成立中共蓝田街道蓝田和调解室临时支部委员会,设立党员先锋岗,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调解工作的中坚力量。“蓝田和”被评为全省20个示范带动综治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