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河 曹茜茜
“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这一工作重点,提出“培育发展县域经济”,传递出以“小块头”撬动“大发展”的鲜明信号。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行政区经济,特色就是竞争力、生命力。如果局限在“一亩三分地”,生产要素必然得不到最优配置,也就很难产生规模效益,起不到“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效果。去年8月,湖南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强调要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扬优势,扎实抓好县域经济发展重点任务,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对于各县域而言,要实现“小县大作为”,就要认真思考什么响当当最拿得出手,什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优势。
2月26日,一则“赴华韩国游客数量暴增900%”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据媒体报道,很大部分韩国游客的目的地十分明确——张家界。韩国人为何对张家界情有独钟?这背后离不开“国际张”的创新思维和开放格局——不断将奇峰怪石、悬崖峭壁和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的优势传递出去,精准“踩”中韩国游客的审美点;将本地文化与韩国孝道文化结合,提出“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的广告语……于是,韩国游客“用脚投票”,将张家界抬升到“此生必来的一个地方”的高度。
任何事物的发展均有一个过程,县域经济亦是如此。相较于其他地区,张家界长期在文旅产业方面精耕细作,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发展路径。对其他县域来说,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或许不能立竿见影,但却是拉开差距、放大自身的“利器”。而这一过程,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坐着等待。苦练“绝活”、主动出击,才能让更多本土资源成为县域经济的“金招牌”、农民增收的“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