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培育新时代“新农人”队伍
——“乡村行 看振兴”之三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天一放亮就运菜到长沙南郊公园旁边的菜市场售卖,中午时分返回大托铺的蔬菜基地,这样“两点一线”的“运动轨迹”,是年过五旬蔡先生的日常。老蔡不是本地人。6年前,他从老家湘西泸溪来到省城,在大托铺租下当地的10多亩菜地。凭借一手种菜的绝活,他获利颇丰,一家人也因此在长沙站稳了脚跟。

  如今,像老蔡这样走出偏远乡村、来到中心城市租地种粮种菜的人不在少数。虽然他们仍然自称是农民,但是他们的状态又明显区别于传统农民。发挥专业的种植管理技术,吸纳了现代的营销思维,找到自己的“赚钱模式”——“我心安处即吾乡”,他们已变身为“新农人”。

  显然,今天的乡村已经不是昨天的乡村,今天的农业从业者也不是昨天的农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了现代产业格局中传统农民缩减演变的趋势——人均耕地面积小的基本国情下,不断推进的规模化经营必然取代自给自足的小农户;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不断替代传统耕作方式,过去需要大量人力完成的耕作、播种、收割、灌溉等耕作环节,越来越多地由高效的农业机械替代。

  农业从业者的发展变化,还与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紧密相关。其一是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化、知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是新型城镇化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要素流动当然包括劳动人口的流动。

  因此,“新农人”将在开放视野中被定义,在政策引导下不断壮大。他们不仅包括故土情深、土生土长的农民朋友,而且呼唤来自外地他乡、有一技之长的能人,还可以海纳城市中的知识精英、专家学者、退休人员。这样的“新农人”掌握知识与技能,热爱乡土与乡风,倾注感情与信任,在广袤农村大地上既能发光发热、贡献智慧,也能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实现自我价值。

  可以预见,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新农人”将越来越褪去地域、身份的色彩,更多体现职业的特征。他们也将彻底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古老模式,绽放出适土乐业的崭新气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