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近日,广东省某小学的一名学生妈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的困惑和担忧。据她所述,小孩在寒假作业中,被要求填写家庭收入、房屋还贷、汽车支出等私人信息。这位妈妈质疑:这种作业布置到底是家庭作业还是家庭背景调查?
从该家长发布的视频内容看,这道寒假作业通过描述父母辛勤工作、赚钱养家、供养孩子等,引导学生认知生活不易,并学习制作家庭收支统计表,进一步了解家庭收支状况,增强切身体会。但是,面对这个作业题,网友之间也产生对立争论。有人认为这涉及家庭隐私,担忧老师据此区别对待孩子。也有人认为了解家庭财务状况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有助培养理财观念和责任感。
家长的质疑、网友的担忧都可以理解。但是,这些都是大众的过度反应,是基于对教育改革变化的不了解而衍生出来的情绪化表达。
就拿大家担心老师利用寒假作业做家庭背景调查来看,这其实是多余的。如果采用作业调查,方法太落后,统计汇总太麻烦,数据信息也无法保障准确性。事实上,学生在入学报到、上学期间,就已经填报了各种家庭信息表格,包括父母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职业等敏感信息,在教育系统里已经登记过了,一查就清清楚楚,何必再通过寒假作业多费手脚?
其实,中小学教育长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脱离现实生活。突出表现为过于重视解题技巧,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对现实社会的理解。新教改实施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更接地气,题型也更为灵活。比如六年级数学教材里就有银行存款、恩格尔系数、牛奶成分、水管滴漏等;语文试卷里有亚运会、垃圾分类等阅读理解内容。在日常教学时,也有老师会布置“买菜作业”,让学生去菜场了解蔬菜价格、计算找零等,从而将知识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理解书本理论与现实社会的连接关系,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孩子的感知世界、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巧等能力。而达到这些目的,就要在日常教育和习题方面,做很大的变革,以灵活多变、贴近生活的教育形式,逐步树立起对生活的真切认知。有了这个审视角度,就会理性看待这种寒假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