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1月2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乡对接,村社互进
——“党建促乡村振兴·长沙实践”系列报道之五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福芳

  虽是隆冬,长沙市天心区滨洲新村张春莲家的菜地却是绿意盎然,红菜薹、白菜、花菜,还有大蒜、葱等,郁郁葱葱。

  “去年9月以来,我家蔬菜收益有1000多元了。以前蔬菜自己吃不完,就送些给邻居和朋友,现在有了村社对接,每天家门口收菜,菜钱现结,这样种菜有搞头。”1月22日,张春莲告诉记者,卖菜变得方便后,她又开辟了几块菜地,种上当季的新鲜蔬菜。

  每天下午5时许,桂花坪街道九峰苑社区的居民就可以拿到在“乡约菜菜”小程序上下单的菜品,有不少正是下午张春莲从自家菜园子采摘的新鲜蔬菜。

  城市社区居民有回味乡愁、体验乡村野趣、家庭休闲娱乐、孩子研学体验的消费需求,农村有美丽宜居村庄、原生态环境、新鲜瓜果蔬菜等资源。如何让城市社区居民与乡下村民密切交往,深度融合?

  2023年下半年,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对接·村社互进”行动 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明确2023年至2024年分两批推选100个“六好”特色村和100个城市社区结对共建,着力构建村社互联互通、互促互进、互帮互助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村社互进,需要有成熟的运营平台来支撑。依托村社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平台公司的市场活力,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位于天心区的“乡约菜菜”是村社互进推进的先行者之一。

  在“乡约菜菜”小程序上,每个农户都有自己的电子档案,城里订户可随时调阅。农户也可以实时收到城里订户反馈的信息,根据订单需求做好蔬菜采摘安排。

  2023年下半年,天心区南托街道滨洲新村、“乡约菜菜”、九峰苑社区三方签订“村社对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协议,探索城郊村与城市社区合作发展模式。目前“乡约菜菜”在九峰苑社区及附近15个小区,设有“滨洲新村农副产品”团购群,城市和农村居民交流密切。半年来,已销售蔬菜、水果等近4万元。

  “村社互进”重点是“互”字,不仅是让农产品进城,同样也考虑怎样将城市资源引流回农村。长沙县春华镇的百熙村探索通过闲置住房出租,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来。人气旺了,资金流、信息流源源不断涌入乡村。

  百熙村八分山,两分地,因地处偏远,生态环境良好。村社互进推行2个多月,就有5个社区的居民来村里体验,大家被山里纯生态的喂鸡方式吸引,现场购买农产品13万多元。一些城市人也萌生到乡村居住的想法,百熙村村委会因势利导,推出40多套可出租的闲置房,引发城市居民极大兴趣。

  村里的6号闲置房,是一幢两层楼的民宅,最近有了租客。“租金5000元一年 ,房子不租出去,容易潮坏、发霉,有人住,有人保管,房子会好一点。”村民宋丙长说。

  1月17日,在“星城农小宝供销市集”年货节上,举行了长沙市“城乡对接·村社互进”行动推进会,26家村(社区)与市供销平台公司签订“城乡对接·村社互进”合作协议,现场发布2023年30道最具长沙特色乡里土菜和农家小吃名单。

  长沙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城乡对接·村社互进”行动开展以来,已有60个村(社区)和长沙市供销平台公司对接合作,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已推动销售农副产品400余万元,吸引了近10万市民打卡乡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