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深层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国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推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接续传承,并由此生成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
张明海 罗澳轩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重要部署。社会文明程度是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深刻反映,“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不仅要看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要看这个国家在价值领域、思想领域、道德领域、文化领域的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繁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鲜明标识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背后,深刻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在这一时期对自身、社会、历史等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思与思考,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离不开文化繁荣发展所迸发的强大推动力。相反,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飞跃也会对文化的生成演进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最终促成文明进步和文化繁荣的良性互动。
一定意义上,文明的高度代表着文化的高度。“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本身就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如果评价一种文化,或许可以把文明作为坐标,因为人类文化具有多元性和相对性,不存在绝对的评价坐标,文明则具有较多的可比性。但如果要对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进行比较,又必须解剖、透视文明中蕴含的文化含量。正因于此,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毛泽东就曾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深层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国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推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接续传承,并由此生成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换言之,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强国”。
文明演进往往伴随着文化转型的宏大叙事。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及多要素形态的有一定结构的统一体系,且具有动态性系统特征,是文明演进与发展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深刻体现。而且,在文明演进与发展中,文化始终是最为内核的力量和重要支撑。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又反作用于存在,人类的创造活动及其文明建设成果,都受到历史上已有成就的影响,因而具有积累性和规则性。这一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决定了文化在文明演进与发展中的作用,即文化为推动文明演进与发展提供思想意识引领、价值观念导向、思维方式选择、制度规范等。承认文化在文明演进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五千多年而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以及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文化根基和道义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政党,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经由“结合”而塑造的文化主体性,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我们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同时,能够自觉地把文化转化为文明,把文化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彰显出更高境界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特别是在把文化转化为文明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焕发出的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精神特质,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这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文明的真正基础,即把文明和人的物质生产实践联系起来。正如费孝通所认为,文明、文化都是抽象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虽不同于一般社会群体、社会组织这样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但人们常常有一种倾向,就是遇到文明、文化之间问题的时候,会自觉地把它当作社会实体之间的问题来处理。因此,文化要发挥作用,必须与人们的实践相结合,与群众相结合,变成群众手中的武器。与群众相脱离的文化,不能转化为群众实践的文化,其作用是发挥不出来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立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工程,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和要素虽涵涉多方面,但最后还是归结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文化、传承发展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遵循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自在规律,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文化立场,是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逻辑的深刻诠释。为此,要把文化供给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因素,把人民文化需要当作民生硬需求、作为“兜底工程”来予以保障;要繁荣文化创作生产,推出更多彰显历史自信、反映时代呼声、讴歌人民新生活的文化精品力作,以高质量文化产品滋养人民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涵育新风文明,使文化的繁荣发展与社会文明程度所达到的新境界相对称,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我们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要立足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变革,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明基因和思想资源,并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因此,必须重视对中华文明的探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通过以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带动培育更多的文化传承发展新业态、新动能,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让更多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要素活起来;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凝练,并赋予其新的精神涵义和人文品格,凝聚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的生成与创造来自人民、源于实践,其发展繁荣的动力亦源于人民的伟大实践。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长效发展,关键在于深化拓展其文化路径。把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化功能定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牵引壮大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让人民群众既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积蓄文化活力、汲取文化智慧;把重点放在城乡社区基层,坚持群众在哪里,文化供给就延伸到哪里,各类文化资源要素就汇聚到哪里,让人民群众在城乡文化建设融合发展中共享文明建设成果;用好多种文化形式打造特色实践项目,把“高大全”的文明实践主题转化为富有乡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化实践,让人民群众可感可触、乐于参与。
【作者分别系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方法与路径研究”(21ZDA07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