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长城遭侵占
监管不能“守城失责”

  戴先任

  古长城曾是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军事屏障,如今却难以抵御岁月侵蚀和人为破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12月22日通报指出:甘肃省景泰县违反文物保护法,长期侵占明长城红水堡遗址建设控制地带进行矿山开采。

  红水堡遗址被长期侵占,遭人为破坏,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实乃咄咄怪事。不仅是红水堡遗址,此前多处长城遗址也存在类似问题。比如2015年,景泰县明长城索桥堡段墙体遭人为破坏,索桥堡遗址本体和环境分别遭到破坏,长城烽火台七座墩被铲挖;2017年,有媒体报道称,“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

  更重要的是,违法企业长期侵占长城遗址,违法事实确凿,责任主体明确,当地主管部门却没有及时制止,仅仅“多次督促企业对违法行为进行整改”,这算是什么惩罚?这对违法企业来说“不痛不痒”,连“罚酒三杯”都算不上。“国宝级”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破坏,监管并没有强力介入,要么是太迂腐,要么是故意对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暴露出了监管的无能、疲软,折射着职能部门责任心尽失。

  走出长城保护困境,需要各地相关部门做到“守城有责”,绝不容许推责诿过。对于失职渎职的相关部门,须予以严厉问责。与此同时,应从强化地方监管力量、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护技防水平等方面着手,支持长城遗址所在地破解监管困境。筑牢文物安全防线,还需要全民参与,不能让先民留给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上“失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