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2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婷 通讯员 黄艳红)桂花、茶树、樟树、栾树、杜英……今天,记者沿湘江东岸湘潭段一路前行,走进位于岳塘经开区的竹埠港,宛如置身一片花木掩映的灌木丛林。关停这里的28家化工企业后,过去的竹埠港化工区,如今有另外一个名字——竹埠港新区。
湘潭是传统老工业基地,冶金、化工企业粗放生产,土壤受到污染。“十三五”期间,该市作为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实施20余个土壤污染防治中央资金项目,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超67万平方米“净地”,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1%,为全省土壤污染防治积累了经验。
去年初,湘潭被确定为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城市。该市以此为契机,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举措,计划用3至5年时间,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土壤污染防治试点经验,力争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湘潭县河口镇中湾村原有一家化工厂,长期生产硫酸锌,废水排放造成灌渠及底泥污染。通过实地踏勘初判源头、科学分析精准研判、排查锁定污染链条,湘潭快速启动中湾村灌溉渠重金属污染底泥清理项目,清除受污染底泥约4000立方米,形成《重金属污染小型农灌渠清淤二次污染防治防控规范》,为治理同类型耕地历史遗留污染问题提供“湘潭路径”。这一做法在全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培训班推介。
湘潭编制《风险管控和修复后地块的后期环境监管规程》,全域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目前已完成276个点位初步调查。布设百余个大气沉降监测点,开展长期观测,分析耕地土壤镉等重金属累积风险。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按照“应查尽查、应治尽治”“边排查边治理”原则,按下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快进键”,让居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