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郴州,“党建+就业”端稳就业“饭碗”

    郴州人社协理员近距离服务群众就业时的场景。郴州市人社局供图

  李秉钧  李 鹏

  近日,郴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一行,到北湖区人民路街道北湖路社区专题调研。该社区创新基层治理“党建+”模式,引进了人社部门“零工驿站”,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由人力资源公司择优选聘高校毕业生担任就业服务专员,组建就业服务志愿者队伍,从事人力资源对接工作,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打造了集社区服务、小区服务、便民服务三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阵地“暖心小巷”项目。项目自9月底试运行以来,设有便民超市、便民快递、便民理发、社区食堂等多个便民服务功能。

  今年来,郴州市以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就业保就业重要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导,积极构建“五化五联”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服务覆盖全民、贯穿全城、辐射全域、提质增效,实现就业服务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

  郴州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莫雄表示,该局通过构建“党建+就业”公共服务模式,目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9%、115.6%,国家人社部重点推介郴州构建“五化五联”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整合“三站”资源

  拓展就业服务阵地

  郴州人社统筹利用党群服务站、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等资源,建设67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推动就业服务端口前移、重心下沉,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如依托党群服务站建设零工驿站,他们在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商贸街区等零工人员求职集中区域的党群服务站,就近就便设立零工驿站,把服务延展到千家万户,免费提供岗位推送、求职登记、政策宣传等就业服务,帮助2690人实现就业。

  北湖区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把就业服务阵地延伸到家门口,让就业服务及时送到社区居民手中。热心居民谢小菲多次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活动。社区党员通过入户到人、面对面交流,排摸情况、一对一援助等措施,深入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家中,实现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充分就业。

  同时,依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就业超市。郴州人社坚持“高效便民、服务温馨”的原则,在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就业超市“连锁店”,打造“家门口”岗位集市,定期组织企业开展就业供需见面会,架好“供需桥梁”,促进居民就业,服务用人单位2809个。

  还依托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建设就业“第一站”,在村(社区)、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试点建设46个“就业第一站”,开发“郴州就业一码通”定期发布招聘信息,实现岗位信息一键发布到村(社区),让求职者获取更多就业招聘、政策宣传等相关信息。

  发挥“三长”作用

  充实就业服务力量

  为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郴州人社部门依托村(社区)“片—组—邻”架构,通过片长、组长、邻长贯通联动,进一步延伸人社服务触角,织密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增强就业服务实效。

  他们选聘片长担任人社协理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从优秀片长中选聘人社协理员,实现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人社协理员,落实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并对年度考核优秀的人社协理员和所在村(社区),给予适当奖补,最大限度激发就业服务活力。

  为解决乡、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中人员素质不强、基层服务不优等问题,永兴县在郴州市率先推行人社协理员制度,全县目前共配备16名乡镇(街道)人社专干,280名村(社区)人社协理员,负责各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大延伸了人社服务触角,确保各项人社工作落实落地,其中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便是人社协理员工作重点之一。该县已成功创建省级充分就业村(社区)11个,县级充分就业村(社区)79个。

  此外,选聘组长担任劳务经纪人。该市县级人社部门把优秀组长培育成劳务经纪人,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服务,目前全市从村民小组长中选聘521名劳务经纪人精准落实中央省市就业创业一揽子政策,让就业政策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郴州各级相关部门选聘邻长担任就业服务员,通过在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开发一批就业服务专项公益性岗位,选聘邻长专职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保障邻长每月最低待遇水平。如临武县人社部门发挥镇村“网格员”、楼栋长、邻长等作用,进行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后,在网格内服务有就业需求的居民。今年来,全县仅60名网格员服务1123名居民实现就业。

  创新“三制”举措

  增强就业服务活力

  郴州把就业服务精细化管理纳入党建考核管理范畴,建立健全以奖代补、分级培训、典型引领机制,实现以县带乡、抓乡促村、上下联动、一体推进。

  他们创新以奖代补机制,由人社与财政部门联合制定考核办法,对构建“五化五联”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予以通报表扬和奖补,激励基层真抓实干,创先争优。

  市里按一等1个、二等2个、三等3个、优秀2个对推进工作成效明显、表现突出的予以通报表扬和奖补,其中,一等奖补50万元,二等奖补40万元,三等奖补30万元,优秀奖补20万元……

  为创新分级培训机制,郴州人社实施基层平台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分级专项培训计划,市本级每年举办示范培训班。各县市区每年对区域内20%的基层平台人员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市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业务水平。

  同时,郴州整合相关资金,全方位保障就业服务圈建设。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针对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未就业劳动力技能不足的问题,先后开展“郴心服务”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展人才评价取证等工作;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7861人次,拨付技能培训资金2000余万元,极大提升了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在创新典型引领机制方面,郴州人社开展充分就业村(社区)、金牌人社协理员、优秀劳务经纪人等典型选树活动,今年已选树全省充分就业村(社区)111个,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营造了浓厚的就业服务氛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