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为薇
在永州市双牌县,有30位平均年龄70岁的政法系统退休人员,他们被当地百姓亲切地唤作政法“五老”。2020年以来,这群穿梭于街头巷尾、奔忙在田间地头,专门搞矛盾纠纷调解的“老头”,凭借着眼尖、耳灵、腿勤、脑子活、法治思维强等素质,化解500余起矛盾纠纷。
12月5日,双牌政法“五老”们从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调解工作会议上捧回了“湖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奖牌。
镜头一:案结事了,还得心宁
12月8日,记者来到双牌县泷泊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这里也是双牌县政法“五老”流动调解工作室之一。
政法“五老”之一、双牌县人民检察院原纪检监察室主任卢克敏一早就来到调解工作室。他介绍,“我们平时在县信访事务中心坐班调解,乡镇、街道、村、社区一个预约电话,我们接单就开展‘流动’调解。”
说话间,从平福头乡沙背甸村赶来的叔伯兄弟黄俊、黄晟(均为化名)前后脚进了门。
“卢主任,听说您到了镇里,我们来看看您。”两人热情招呼。
“记者同志,你相信吗,这兄弟俩断交整整10年,现在又和好如初了!”卢克敏拍着兄弟俩的肩膀,满脸自豪。
故事还得从10多年前一场酒席说起。
黄俊、黄晟的父亲一起出去喝喜酒,两人都喝高了。晚上结伴回家时,黄晟父亲醉倒在河边,粗心的黄俊父亲回家后忘了通知黄晟父亲的家人,倒头昏睡。
结果,黄晟父亲溺亡在河里。黄晟怪罪黄俊父亲不顾亲情,连一个报信的电话都不打,以致父亲遇难。两家人从此断绝了往来。
后来,黄俊想把家门口出行道路改为水泥路,黄晟一家说啥也不肯,“修路不要从我屋里门口过,我不得让出半分地。”
卢克敏接到调解任务时的满满信心,被两个家庭持续10多年的隔阂“狠狠泼了一盆冷水”,“我们先要化解一座‘冰山’,才能让黄俊顺利修出水泥路。”
第一次在县政法“五老”调解室调解,两家人还没落座就对骂起来。
第二次调解地点设在县司法局,好不容易把两家人劝说坐下,泡上热茶,可当卢克敏提出以地换地的解决方案时,黄晟家人一拍桌子:“不干,鬼晓得他们家补偿的土地是好是歹!”
“同志们,黄俊黄晟的奶奶要办100岁大寿了,整个家族的人都赶回来祝寿,我们这次直奔黄家吧!”就在调解陷入僵局之时,卢克敏“摸”到一条重要“情报”。
赶到村里,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气氛。
卢克敏和几位“五老”把黄俊黄晟叫到一边,“‘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们看,奶奶过寿,你们还不是一家人!”
两兄弟先是沉默,随即商量几句,冲“五老”们说:“卢主任,各位叔叔伯伯,今天调解长辈别参加了,人多嘴杂,就我俩当代表。”
一听这话,“五老”们心想:嘿,有戏。
从包里掏出《民法典》,找到相邻关系条款,卢克敏先给两兄弟说法:“根据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黄俊你要修路,给黄晟家造成土地损害,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这点你认不?”
“我认,可弟弟认不认同以地换地的方案?”黄俊顾虑。
见黄晟不吭声,卢克敏给“五老”们使了个眼色,“走,择日不如撞日,我们今天就去看看弟弟想要哪块地!”
最终,黄俊补给黄晟4分地,水泥路很快修通。最重要的是,两个10年不相往来的家庭,又重新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家常了。
“法院起诉的案件,我们以‘案结事了’为目标,但调解的案例,我们还加上一个目标——心宁。”卢克敏说。
镜头二:买得了瓷砖,写得了诉状
“记者同志,政法‘五老’真是全能型选手,我再给您讲个故事。”黄家兄弟话音刚落,全治(化名)接上了话茬。
全治是一名木工,10多年前帮一位朋友家建房被拖欠4500元工钱,“房主答应新房落成办酒收了礼金后还钱给我,结果房主在办酒前过世了,这笔欠款就成了烂账。”
上门催,打死不还;起诉到法院,执行难。今年4月一天,全治气不过,抡起锤子把这户人家大门砸了个窟窿。
负责这次调解的是龙权礼,原双牌县人民法院法官。
龙权礼到现场后的一波操作,让全治很不解。
“他对着窟窿又是拍照又是测量,就是不组织双方调解,急死我了。”全治心想,这老头想干啥。
还没回过神,龙权礼骑上摩托车,一溜烟跑了。
“小全,你去给房主把瓷砖贴好,我们再聊。”几个小时后,龙权礼拎着一块瓷砖出现在全治面前。
“他老人家72岁了,骑车跑到县城访了十多家店铺才找到一块一模一样的瓷砖。”全治顿时红了脸。
就在全治贴瓷砖的间隙,龙权礼联系上房主远在南方打工的儿子。小伙子也很爽快:“龙法官,我啥也不说了,只要把门弄好,我马上还钱。”
又一起跨越10年的纠纷几个小时就地化解。
“我们这些‘五老’,骑得了摩托,买得了瓷砖,还找得了证据,写得了状子呢!”前不久,从双牌县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岗位退下来的张良梓,帮社区居民陶秀(化名)要回了3万元债款。
陶秀的丈夫今年4月离世,留下一张3万元的借条。
找到借款人,陶秀碰了一鼻子灰,“借条都过期了,你凭什么说我没还钱!”
社区帮陶秀联系张良梓,看有没有调解可能。
见借款人油盐不进,张良梓一拍桌子:“理在我们这边,可以告他!”
张良梓心里有底。“我让陶秀去银行打出3万元付款记录,流水里还显示了借款人支付借款利息的记录,这是铁证。”
拿到这份证据后,张良梓又带着陶秀走访朋友,多方佐证。
听说陶秀已经掌握足够证据,借款人在第二次庭前调解时麻溜地还上了3万元借款。
“我们都是老党员、老‘政法’,在岗位上服务老百姓几十年,退休发挥余热义不容辞,看到夫妻破镜重圆、兄弟讲和通好、工友拿到工钱、项目有序推进,很有获得感!”流动调解结束,张良梓如此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