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璐 戴 婧
一个世纪的光阴,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的寿命极限。作为星城长沙建院最早、历史最长的医院之一,长沙市第三医院历经百年洗礼依旧屹立不倒,百年长青,执着为一方百姓解除病痛,福泽桑梓,在历史的风雨中愈老弥坚、焕发青春。
从最初教会开办的小型诊所到如今的长沙市第三医院,从最初偏居一隅,只设门诊没有病房的简陋就医环境,到如今占地面积58亩,建筑面积90270平方米,开放病床1100张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最初由1名外国人担任医生,到如今培育出正高职称70名,副高职称23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近350名的高级人才团队,长沙市第三医院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家百年名院永远跟着时代前进。
百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让诸多事物化为古物,但长沙市第三医院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从未改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百年老院将始终秉承“博医精诚”的院训,勇立潮头,忠诚守护着一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初心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年来,长沙市第三医院把党建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导航仪”,以“党建红”引领“医务白”,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2022年以来,长沙市第三医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融入城市大党建格局,深入贯彻长沙市卫健委党组“树旗扎根”行动部署,与天心区委组织部签订区域化党建共建协议书,积极开展“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队伍共建”。
医院11个党支部与天心区14个街道工委结对共建,实行党建项目双向认领、共同建设、优势互补,双方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合作清单,打造精品项目,共同开展疫情防控、社区义诊、走访慰问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科普大讲堂、第一目击者自救互救知识课堂、精准用药及健康知识进社区、“健康小屋”线上医疗咨询等服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医院自开展“树旗扎根”行动以来,党员同志向基层一线汇聚,把党的触角延伸到天心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每个环节,有力地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真正打通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了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长沙市第三医院还着力建设好党委和基层党支部两级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医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同时,严格中层干部选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2023年初,调整优化中层干部岗位24个。
“在头雁队伍的带领下,医院营造了头雁先飞、群雁齐追的生动局面,有效带动医院在临床规模、高层次人才、学科建设、科研产出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医院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长沙市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周中苏表示。
科研教学齐头并进
以赤诚匠心勇攀医学高峰
1983年,长沙市第三医院在市级医院中最早建立了老干病房;
1989年,医院首例断指再植获得成功;
1990年,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首例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直视手术;
1991年,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肾脏移植手术;
1997年,《超声诊断对中孕宫内胎儿生殖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填补国家在这方面的空白;
2004年,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全面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在省内率先将3D打印应用于临床;
2015年,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无痛支气管镜诊疗;
2019年,医院顺利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20年,实现医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零的突破;
2023年,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首例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成功获批抗耐药微生物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翻开院史,不难发现,学科建设一直是医院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长沙市第三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医院发展提质增效。
通过多年努力,医院学科建设呈现可喜局面。目前,拥有省级省临床重点专科1个(临床药学),省级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骨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中医风湿病科),市州级省临床重点专科2个(骨科、呼吸内科),市州级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泌尿外科、口腔科、医学影像科<放射影像科、超声诊断科联合申报>),长沙市临床重点学科2个(骨科、老年医学科),长沙市临床重点培育学科1个(心血管内科),长沙市医学重点专科4个(临床药学、呼吸内科、内分泌代谢科、泌尿外科);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五大中心”建设成效初显,老年、骨科、创伤3个区域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其中,骨科以数字化骨科、微创骨科、老年骨科为持续发展方向,先后引进开展新技术40余项,获国家专利30项,多次获省市科技奖;老年医学科加强老年亚专科建设,开展老年综合评估、老年心脏康复、老年多学科诊疗等老年核心技术,成功创建湖南省安宁疗护标准病房,并被市卫健委授牌成为长沙市安宁疗护技术指导与培训中心;临床药学先后开展个体化用药新技术20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省市级科研立项近30项;Ⅰ期临床药物试验研究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前及早期临床研究在省内具备较好的品牌优势;通过认证,心血管内科成为中国第二批、湖南省首批中国心衰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走在市级医院前列;中西医结合科(风湿免疫科)始终传承中医药特色,成为长沙市首批名中医工作室。
近年来,长沙市第三医院在微创手术、介入治疗、数字化技术特别是3D打印、机器人手术等诊疗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医院3D打印在临床上的应用达国内先进水平,成功为高龄老人开展骨科微创切口脊柱显微手术、小关节镜手术等;口腔科率先在省内将口腔种植导航技术作为常规手术方式,实现从“盲种”到“导航”种植;普通外科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腹腔镜微创技术有机结合,实现肝胆胰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疾病的精准化、微创化和加速康复外科同步发展;心血管病学科开展TVA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左心耳封堵术、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冠脉药物球囊手术、卵圆孔封堵治疗等新技术,填补了医院空白。
除了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医院还呈现出科研教学齐头并进的现象。医院是国家临床药物试验认定机构,拥有抗耐药微生物药物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市3D打印技术医学应用研究所、长沙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所,是湖南省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临床技术示范基地、湖南省老年骨与关节(数字骨科)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挂靠单位;是湖南省普通高等院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2019、2020连续两年获得湖南省助理全科培训优秀培训基地。
各学专科医疗业务能力、医疗服务能力、研究发展能力迅速提升,辐射带动其他学专科作用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医院开展推广了230项新技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优秀人才力度,近五年新增职工414人,在职职工增至1353人,硕士生导师增至15人,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教师增至130余人。
一点一滴用心改善
以大医精诚彰显大爱无垠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甲医院,如何提升患者的就医舒适度,在这个问题上,长沙市第三医院没少下功夫。
近年来,长沙市第三医院着力搭建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医养模式,以医养结合为重点,通过进社区、养老院等方式,打通医与养的互惠互通渠道。医院分别和保悦、青山祠、葆真堂等多家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组建老年医学科专家团队,对养老院老人进行医疗巡诊、健康管理、康复指导,对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进行失能老人长期生活照护技术指导,率先实现区域内老年照护指导关系全覆盖。
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假日健康服务需求,医院持续推进“无假日医院”建设,坚持节假日期间门诊不停诊、检查照常做、住院不影响。
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减少就诊等待时间。医院实施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等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门诊内开设“一站式服务”,为患者进行导医、导诊、现场预约等服务。开通线上挂号、缴费、取药、检查检验报告查询,微信公众号与居民电子健康卡平台对接,信息基本互通,同时进一步完善自助结算功能,实行自助终端住院结算。
信息化服务不断升级,让门诊就诊秩序更规范、诊疗更高效。为有效解决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排队等候的痛点问题,医院及时优化门诊预约叫号系统,初诊、复诊严格依“号”进行,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就诊排队情况。
对于年老、听力差的就诊患者,专人指引并提醒门诊医生看诊,对于较长时间在等候区候诊的患者,工作人员主动询问,为其提供帮助;于细微处暖人心,从无障碍通道到墙壁上的扶手,从坐便器到地面防滑,病房适老化改造全部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
一点一滴的改变,为就诊群体带来很多暖意。医院以第二名称挂牌“长沙市老年病医院”,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敬老文明号”、长沙市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称号,并被国家卫健委授予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被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命名为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担当为国为民责任
以医者担当书写非凡答卷
“长沙市第三医院建立了强调社会效益,注重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医院管理的视角不再局限于医疗机构内部,而更多的是关注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医院服务功能上,从单纯的疾病救治,转变为重视医防康养,重视全生命周期,重视支援基层,医院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长辉这样解释医院的医疗服务理念。
成立以来,医院坚持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全体医生护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总会挺身而出,担当为国为民的责任。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医院第一时间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全院医护人员坚守在最危险的工作岗位上,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不畏艰险,筑牢防控安全线。医院先后获评“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湖南省新冠肺炎防控医师团队先进集体”,两人被评为“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医院还积极推动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2016年,长沙市第三医院“牵手”天心区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市内最大的区级医联体,将优质的医疗技术辐射到基层,逐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就医秩序,从而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2022年,长沙市第三医院与天心区委、区卫生健康局签订共建医疗集团战略框架协议,共同探索以多形式、广覆盖的辐射、传导、帮带形式,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技术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天心区87万常住居民,从而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如今,医院通过遴选医疗专家团队到1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医疗专家团队工作室,打造“一中心一品牌一特色”的分级诊疗模式,即根据周边群众疾病谱和就医需求,统筹规划打造好适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色专科门诊,让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
在以长沙市第三医院为核心的医疗集团带动下,一个明显的感受,辖区内基层医疗更专业,百姓看病更便捷。医疗集团的建立,基本实现管理、学科、人才和技术全方位下沉,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同质化管理上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专家团队围绕人才共育、项目共建,开展业务培训160余场,推广新技术、新项目3000余例。
一个明显的变化,基层看病的人变多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提升了。2022年,长沙市第三医院医联体下转人数同比增长16.58%;2023年1-10月,天心区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接诊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67%;专科门诊接诊16000余人次,实施专科疾病筛查14000余人次,开展惠民义诊活动300余场,惠及居民群众2万余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58.97%。
百年医院,医心为民。
岁月如梭,一百年悄然已逝。时光荏苒,长沙市第三医院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在这里,一座座巍峨的大楼拔地而起,一台台高端的设备引领科技潮流,一代代名医们妙手回春,一颗颗仁心承载着公益的使命……百年来,医院坚守道义,探索业务,传承“博医精诚”的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眺望前方的奋进路,长沙市第三医院将继续与医德医术同行,为更多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