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可心
干净宽敞的村路,整洁明亮的城乡客车穿梭而过,服务着乡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公交延伸一小步,服务群众一大步。2020年以来,湖南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一个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客运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但在发展中仍然遇到不少新问题。
近日,记者深入花垣县、汨罗市等地调查采访发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推行3年来,发展仍不平衡,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可持续运行机制,自主营收成为新难题。如何推动城乡客运由“开得通、走得了”转变为“留得住、可持续”,不少地方积极求变、大胆探索,为巩固拓展农村基本出行、优化完善农村客运服务供给蹚出新路。
集约化经营,实现效益最大化
12月1日上午9时许,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汽车站,驾驶员吴江明愉快地与相熟的乘客打过招呼后,准点发车,驶往龙潭镇。
3年前,花垣县客运市场为承包经营模式,全县217个经营户各自为营。花垣县龙潭镇、猫儿乡、民乐镇三个地方的行车路线重合,经营户之间“打架”是常有的事,客车司机开起车来总是“火气”十足。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车辆不定时不定点;老百姓搭乘摩托或三轮车,安全隐患突出;车辆老旧、车况车貌欠佳……谈起当年的乘车体验,花垣县老百姓向记者大倒苦水。
2018年,花垣县列入湖南省首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名单。花垣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先后收购3家本地公交、客运公司以及176台农村客运车辆,成为花垣县唯一道路运输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
“原来全县有217台车、16条线路,现在优化为110台车、12条线路。”花垣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钟艺兰介绍,目前该县4条城乡公交班线,票价较创建前平均下浮30%以上;8条农客班线,票价较创建前下浮30%—70%不等。花垣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已实现自主盈利,预计今年票款收入可达1700万元。
目前,全省共安排资金超过7.66亿元,开展4批、90个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但记者调查发现,在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过程中,客运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城乡客运空跑和亏损、可持续发展能力偏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例如,在永州宁远县,受私家车、网约车等新形势新业态发展的影响,农村客运需求出现“断崖式下滑”,营收锐减。同时,由于新一轮农村客运油补政策调整,客运公司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普遍亏损,个别偏远农村地区存在“通返不通”的风险。
“未来要坚持集约节约经营。”省交通运输厅运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乡客运车辆要减少、线路要减少、客座率要上升,控制运营成本,确保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可持续发展。
货物“坐”车,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满了,出发!”12月3日下午2时许,汨罗市客运公司驾驶员李炼伟装好需要代运的快递包裹,驾驶一辆客货邮班车从汨罗市客运总站启程,朝着乡村驶去。
去年9月起,城乡公交上多了一批特殊“乘客”——需要送达村里的快递包裹。
近年来,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高铁、城际铁路和私家车日益普及,农村客运的市场需求有所下降。“车越来越好,但坐车的人却越来越少。调研发现,80%的线路,有50%的空载现象。”汨罗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杨帅说。
没人坐车,快递进村需求却越来越多,不如让“货来坐车”?
2021年底,汨罗市成为湖南省首批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县市。次年8月起,汨罗市开始试运行农村客运班车捎带快递进村模式,整合农村客货运和邮政快递运送,打通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
记者看到,客货邮班车经过了精心设计改造:正对着后方车门的两个座位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3立方米左右的透明“货柜”,专门用来放置快递包裹,实现“客货分离”。
行驶十来分钟后,车辆停靠村级客货邮服务站点,李炼伟按了几声喇叭,站点的工作人员麻利地上车取走了包裹。
“高峰期,一天能有500多件订单,农产品全靠客货邮的城乡巴士及时发出,实现产品销量翻番。”汨罗市桃林寺镇村民王俊流转了2000多亩山地,种植红薯并加工粉皮。在客货邮试点之前,她每销售一单都要把货拉到20公里外的县城寄出,发货时间不稳定,且单物流成本一项就占到产品利润的20%以上。
据介绍,去年9月客货邮运行至今,汨罗各镇村站点通过城乡巴士运送包裹总量达60多万件,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上行包裹数达5.5万件,同比增长170%。
目前,攸县、汨罗、临澧、安仁、中方、耒阳、桃江等7个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县市,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已实现1385个建制村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物流100%通达。
在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佳看来,目前我省客货邮仍存在融合效果不佳、发展压力较大等问题。王佳建议,建立“客货邮+农业”“客货邮+电商”等融合模式,积极拓展客货邮融合“生态圈”,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客货邮+商超”融合模式,充分利用既有商超资源,将其作为末端网点,叠加社区团购、便民业务办理等服务,实现“一点多能”,持续改善乡村网点的经营效益水平。
“客运+”,提升“造血”能力
初冬时节,花垣县十八洞村阳光正好。12月2日上午,一辆摆渡车停靠在梨子寨,游客鱼贯而出,宁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
广东游客钟玲和丈夫来十八洞村旅游,花费6元在花垣县汽车站搭乘开往十八洞村的城乡公交,再转乘摆渡车直达村口,往返车费20元。
推动城乡客运可持续发展,转型势在必行。花垣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和十八洞村景区合作,在景区换乘中心布置8台摆渡车,票款营收双方平分。十八洞村摆渡车队负责人裴正力介绍,摆渡车一年营收近200万元。
农村客运具有公益属性,县级需在“政府可承担、企业可承受”原则下,给予积极财政兜底保障,确保农村客运事业可持续发展。如何盘活客运资源,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我省城乡客运一体化部分示范县结合顶层设计与地方实际,正探索城乡客运可持续发展之道。
桃江县挖掘站场、候车厅、车身等载体广告空间,将招呼站运营管理移交给县城乡客运公司,实行“广告运营+管理维护”一体化运作,用“客运+广告”增加收入。蓝山县农村客运变身“预约式公交”,农村居民可按需叫车,该县还着力打造了一批有特色、可借鉴、可推广的“客运+旅游”交通线,拓展多元收入路径。
“积极‘开源’,加快推进运游融合发展。”王佳认为,未来可以持续优化通达景区景点的道路旅游客运线路,支持道路客运、公交企业开通特色旅游专线、主题型专线、短途观光专线等,完善配套服务,打造“一站式”旅游运输产品。
“城乡客运一体化同时关联百姓的生活与生产,是一个关切民生的长期性工程。”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形成长效机制,多部门协调联动、多层次机制保障,让城乡客运找到新的方向,激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