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维探析

  曾文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锻造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新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从文化育人、实践能力、分类施教三个维度发力。

  与文化育人深度融合,上好劳动教育必修课。一段时间,劳动教育被弱化、被淡化,有些大学生存在劳动意识薄弱、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问题。

  上好劳动教育必修课,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劳动和劳动者。通过举办不同场景、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能够自主自发地参加劳动、热爱劳动,对自身的劳动观和思想水平有清晰、明确的体认判断。

  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高校推进劳动教育要在进课堂、进教材的同时,将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践实习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推进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深度融合。

  突出实践能力建设,培养基本劳动技能。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是困扰很多高校的现实问题。高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规定,不能停留在一般口号上,更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

  高等教育是面向职场的教育,职业属性很强。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还应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生产技能,积极搭建劳动实践平台,培育学生走向职场的职业精神。实习过程既要依托学科专业,和学生的专业特长相契合,同时也要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融入创新、创意、创业等元素,使学生有能力、有兴趣完成每一项工作内容,体会实干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劳动技能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教育中,应设置必要的劳动技能课程,如手工制作、家电维修等,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同时,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意识。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实际生产、科研,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校内外实习、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各展所长分类施教,创新劳动育人路径。目前,部分高校仍存在劳动教育“是什么”认识不足,“做什么”千篇一律等问题。因此,应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分类开展劳动教育,创新劳动育人路径,提升劳动育人水平。

  解决国家战略急需的“卡脖子”问题,需要“双一流”高校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突破技术瓶颈,强化知识创新,培养出一大批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大师、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需要大批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强化劳动教育,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强、爱岗敬业的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愿意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深入基层,扑下身子,创造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不同的方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侧重考核、评价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劳动素质;坚持全方位劳动育人,聚焦校内、校外不同类型的劳动资源,形成集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志愿服务、手工劳作、科研创新于一体的全方位劳动实践育人体系,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多维度的平台保障。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23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及其现实价值研究”(22YB112)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