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澧县农民女作家宋庆莲,从农家女到儿童文学作家,从打工妹到农家书屋管理员——
田野“种”童话 书香满村庄

    宋庆莲陪伴孩子们一起阅读。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卓萌

  通讯员 汪进

  11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临澧县佘市桥镇文家店社区的农家书屋,书屋正在装修。一摞摞书籍已经打包好。“书越来越多,来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计划把一楼的厨房腾出来,也改造成阅读区。”院子的主人宋庆莲笑着说。

  从农家女到儿童文学作家,从打工妹到农家书屋管理员。现任临澧县作家协会主席的宋庆莲,扎根乡土,笔耕不辍,推广乡村阅读,书写乡村故事,让书香浸润山野,获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农民女作家“一手握犁铧,一手握笔头”

  宋庆莲出生在湘西古丈县的一个土家山寨,1992年嫁到临澧县文家村,在家种过田,也外出打过工,2008年回到临澧家中。

  年少时,宋庆莲就爱读书、写作。2011年,是她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

  那年春天,当稻田里的秧苗开始拔节生长,一颗“米粒”也开始在宋庆莲的心里“发芽”。

  “芭拉”,这是小米粒的名字,宋庆莲首部长篇童话《米粒芭拉》的主人公。宋庆莲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一边做农活、打零工,一边抽空写米粒芭拉的故事。

  写到十几章时,宋庆莲开始质疑自己:“太不可思议了!我是不是疯啦?”那时候,女儿在读大学,丈夫侯令军在外打工,一个月才挣2000多元。面临生活的压力,想到作品不知能否得到认可,宋庆莲有些动摇,想再次出去务工,托人在深圳找了个公交车售票员的工作。

  县里的几位作家朋友读过这十几章,纷纷劝她继续写完这个故事。

  宋庆莲又去问丈夫。

  “你再坚持几个月,把长篇初稿完成,再考虑务工的事。”侯令军说,“这些年,我在外东奔西跑,还没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你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是很幸福的。”

  在家人朋友支持下,宋庆莲决定留在家中,集中精力完成创作。正如她在笔记中所写:“一边手握犁铧,握住了自己的生存之本;一边手握笔头,握住了自己的梦想之根。”

  4个月后,13万字的初稿完成。

  经常德市文联推荐,《米粒芭拉》被纳入2011年度湖南省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选题,引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省作协主席汤素兰的关注。在一场省作协的会议上,宋庆莲见到偶像汤素兰。她主动提出要给《米粒芭拉》作序。说到这里,宋庆莲咯咯咯地笑起来,眼里藏不住的幸福。

  就这样,《米粒芭拉》2012年出版,就像序言《种出来的米粒精灵》写的那样:“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农民的质朴,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来到读者的面前。”

  让生活扑进童话里,让作品陪伴孩子成长

  “最近在修改长篇《宝丫的山寨》,前几天刚发给出版社。”宋庆莲拿出手机,给记者分享新作的写作大纲。

  “宝丫”是宋庆莲在自己作品里的化身。“宝丫”系列写了两类题材,一类是长篇现实题材;一类是童话,幻想与现实交织,目前童话题材已经刊发7个故事。

  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做事,母亲要干活。早早担起家务事的宋庆莲,文字里有飞上云端的奇思妙想,也有田野泥土的味道。

  奇妙的想象,来自湘西山水的哺育和民间文化的熏陶。

  在宋庆莲的记忆里,爷爷会唱很多童谣,那些童谣填满了她年幼时的梦。母亲很会讲故事,田螺姑娘、“油菜开花找姊妹”……还会唱山歌,唱的歌儿也像故事一样。

  作品里生动的细节,来源于实实在在的乡村生活。

  家里养的猪机灵,会自己开门,宋庆莲把它写进《桐子花开垒成窝》;小宋庆莲带着襁褓里的弟弟去上学,《月光、狐狸、花短裙飘舞》里的宝丫也是如此。

  “母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写童话,就是要把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认知,用好玩的文字,写给孩子们看。”宋庆莲说。她在《宝丫的米》里,写自己跟着母亲去碾米,母亲大方地分享大米给小动物;《银鱼来》里,写母亲告诉自己抓一条鱼要放三条鱼,不能赶尽杀绝。她要写的,是对自然的爱、对生命的尊重。

  “让生活扑进童话里,让生活扑进想象里去。”宋庆莲说。

  她的作品兼具细腻与粗粝的质感。细腻,是丰富的情感与生活的细节;粗粝,是不加华丽修饰,而迸发出的野性和蓬勃的生命力。

  一位文学刊物编辑对宋庆莲说:“您的童话里有日本童话作家安房直子的气息。”

  宋庆莲找来安房直子的童话阅读,她觉得不大像。

  “安房直子有些作品我很喜欢。可还有一些,我总觉得对孩子来说基调太凄凉忧伤了。”宋庆莲说,在她眼里,“儿童文学是充满希望的文学,是未来可期的文学。希望我的作品能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

  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她持续创作《蓝三色水珠》《风来跳支舞》等优秀童话和儿童小说,为孩子们带来启迪,带来欢笑。

  敞开大门,书香飘满村庄

  婚后,宋庆莲因为生活的琐碎与忙碌,曾搁笔10年。直到2002年,才又开始写作。“最庆幸的是这10年间,我始终没有放下书本。”宋庆莲感慨道。

  再次提笔的第一首诗,她写“在生活的田野上,播种我骨子里的清香”。这清香里,一定有一缕唤做书香。

  宋庆莲和丈夫都爱读书,但家住农村,附近没有一家书店。丈夫在家时,常常骑着单车,载宋庆莲去县城借书、买书。“那时候我就想着,如果在家附近就有读书的地方,该多好。”宋庆莲说。

  真巧!2009年,宋庆莲了解到国家正在普及乡村农家书屋,自告奋勇要当村里农家书屋的义务管理员。

  第二年,农家书屋在宋庆莲家中开了起来。她不仅把自家的藏书贡献出来,还四处联系捐赠。有一次到北京学习,她为农家书屋带回几百本新书。

  “都是举手之劳。只需要在家的时候敞开大门,给大家提供一个阅读场所,登记一下借还信息就行。”宋庆莲言语间尽是轻松,只字不提额外付出的人力物力、电费水费等。有时候,宋庆莲都已经上楼休息了,还有孩子来借书。宋庆莲不嫌麻烦,乐呵呵地跑下楼开门、登记。

  如今,宋庆莲家的书屋从20多平方米扩大到90多平方米,藏书从3000多册扩充到1.3万多册。

  小小农家书屋,只能辐射一方土地,最多惠及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为什么她仍然有这样的热情与毅力?

  “最初建书屋,我没想那么多,没想人人都来看书,没想产生多大的影响。我只想着,对喜欢看书的人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宝库。”宋庆莲说,“一家书屋就是一方阵地,一个读者就是一支队伍。哪怕能影响一个读者,我也很知足。”

  乡亲们知道宋庆莲写书,常常带着孩子上门请教写作。

  她辅导的第一个学生文缁博说,自己起初并没有把这个农村阿姨放在眼里,后来宋庆莲成了他心中最敬重的老师。硕士毕业后,文缁博进入高校任教,成为了别人的老师。

  “村里还有个今年考上大学的孩子,特别爱读《湖南文学》,从初中看到高中,一期不落。”感到惊奇的同时,宋庆莲也为孩子对文学的热爱而感动。

  “书屋当然不会一下子门庭若市。但它建在这里,书香总会慢慢飘向四面八方。”宋庆莲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